第(1/3)頁 《呂祖全書》六十四卷,屬于道教呂派“道藏”。 此《呂祖全書》由清代劉體恕匯輯作三十二卷,后由邵志琳增輯為六十四卷。匯輯有關呂洞賓之事跡、神話傳說及著作,反映呂洞賓道教思想的專題叢書。此為清乾隆四十年武林王履階刊本,是清代南方地區對于呂洞賓思想與信仰的一種文化體現。 呂洞賓道號純陽子,名碞,約生活在唐末五代。《宋史》的陳摶傳中提到陳與異人呂碞往來。這是所謂正史上第一次提到他。從道教內部的各種資料分析,他的師父是鍾離權,號正陽子,師徒授受,有《鍾呂傳道集》為記。以後此一道脈於宋代和金代大放異彩。 多數人認為,金丹南宗和北宗即全真道都接續了他的真傳。所以全真派將他當成五祖之一。元代全真道受到朝庭的重視,呂碞也被尊為帝君。呂洞賓思想歷代有幾次結集,至于清代末年已至大成,然還有大量經典流落民間未曾收錄。后李涵虛開西派所輯全書,于丹道而言則至精粹,別成系統。呂洞賓在道教以至中華文化史上都有其尊崇地位。 從呂祖信仰本身來說,則是因為對他的崇拜實際上已經形成了完整的體系。 其中包括:呂祖神廟或神殿,它們是崇拜的大本營;呂祖神像,其中小型的可以讓人請回家中供奉,一般在嶺南地區流傳的像比較瘦削,北方地區的比較豐腴,這是隨人所思而形成的不同風格的繪像;與呂祖有關的書籍,其中被認為是呂祖所作的部分,被后人編成《呂祖全書》,此外尚有象《呂祖寶懺》一類志存勸善的小冊子;扶乩、靈簽和祈夢等民間常行的占問吉兇禍福的方法。 呂祖全書本傳小序 呂祖對正陽帝君「欲度盡眾生,方肯上升」,迨上升之后,復行化度世,是以由唐迄今,隱顯變化不一,世稱呂仙,其自稱曰回道人,曰無上宮主,究證位無上圣師,靈跡極多,不能盡載。 本傳止據原傳敘次,間有增入,并分注處,以備參考。至傳聞之異,有謂本唐宗室姓李,或曰名,或曰名瓊,以夫婦入山雙修,易姓呂;或曰舉進士第作令,或曰舉進士不第;或曰六十四歲游長安,遇正陽帝君,或曰六十四歲上朝元始玉皇;或曰四月十四日生,或曰八月初四日生;其生之年,或曰貞觀,或曰天寶,或曰貞元,種種不一。呂祖嘗曰:「呼牛應牛,呼馬應馬,世人之謬,乃真乃假,吾唐以前,吾亦何有也?」其言達矣! 夫太上降生,指李為氏,雪山初誕,從而出,以及二龍繞室,五星在庭,神靈之征,歷歷不爽。仙佛圣賢之生,由來異矣。若呂祖吾又烏能測之哉。 卷一:呂祖本傳 卷二:靈應事跡 卷三:忠誥 卷四:孝誥 卷五:前八品仙經上 卷六:前八品仙經下 卷七:后八品仙經 卷八:五品經 卷九:清微三品經上 卷十:清微三品經中 卷十一:清微三品經下 卷十二:參同經上 卷十三:參同經中 卷十四:參同經下 卷十五:圣德諸品經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