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著面條的時候,他突然發(fā)現自己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養(yǎng)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得養(yǎng)一段時間才能拿到集市上去賣,這段時間咋辦呢?況且隨著花被賣掉又得不斷地進行扦插新花,新花還得需要養(yǎng)一段時間才能去賣,這個周期性是自己事先沒有想到的,這是養(yǎng)花和其他買賣不一樣的地方,其他買賣變現快,但同時其他買賣也就缺陷,那就是壓貨,一旦形成貨物積壓那同樣也是死路一條,盤算來盤算去還是養(yǎng)花比較靠譜,只要隨時補充花樣,以后慢慢地就會好起來,既然決定養(yǎng)花就不能再想三想四了。
馬魁如此盤算了一番,打定主意先干一段時間再說,反正眼下找不到合適的鋪面,況且就是有自己也沒考慮好干什么買賣,而且是買賣都有一定的風險,這個風險偏偏是自己承受不起的,除非有相當合適的鋪面和機會,這個都是可遇不可求的,眼下不能奢望一些,只能慢慢地來。
每個寂靜的夜晚對于馬魁來說都是最難熬的,除了侍弄侍弄花別的無事可干,別人能在酒足飯飽以后,在茶余飯后在街頭吹吹牛皮,他卻沒有這樣的好心情,但是還得入鄉(xiāng)隨俗,和附近的居民搞好關系,順便獲得一點有用的信息,天天窩在家里容易和社會脫節(jié),畢竟自己在這里一個認識的人都沒有,什么消息來源也沒有,在大伙吹牛皮的同時,還能獲得一點有用的信息,并不是完全一無是處,所以馬魁也會在晚飯后偶爾在外邊坐一會,算是和鄰居們拉近拉近距離,建立建立感情,畢竟鄰里之間還是要和睦相處的。
“剛搬來的?”馬魁一出門就遇上了鄰居老李頭,老李頭跟他熱情地打招呼。
“是啊,您吃了?”馬魁回應道。
“吃了,這天是有點熱啊,晚上出來涼快涼快。”老李頭說。
“這里還有點風,涼快多了,白天簡直不敢出門。”
“鎮(zhèn)上有唱戲的,沒去聽戲去?”
“有唱戲的,那一定很熱鬧了,要是擱在以前人山人海的,只有大集上才有,現在有了電視,在家里就能看,想看啥有啥,唱戲的反倒不吃香了。”
“以前只有有錢人家有喜事才請戲班子,逢年過節(jié)有大集的時候才有,現在有了電視就不一樣了,在家里就能看節(jié)目,現在不能不說條件好多了,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以前吃飯都成問題,誰還顧得上聽戲呢?”
“這就是時代啊,時代在一天一個樣地變化,你都想象不到明天會是什么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