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海鹽成本高?” 劉軒愣了一下,海鹽這種純天然的東西,不是應該成本最低的嗎? “當然了。”秦叔權連忙道:“最關鍵的是煮海鹽的都是貧苦老百姓,沒什么組織;而各處的鹽礦,卻是世家大族的各個勢力在里面盤根錯節,哪怕是那些窮苦百姓煮的鹽更便宜,也是賣不到中原來的。” 秦叔權說了一個很關鍵的信息。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這個道理,在任何時代都適用。 海鹽在這個時代的生產并不成熟,不僅產量低,質量也差的很。 劉軒聽了眉頭一皺:“朝廷不是沒有搞食鹽專賣嗎?怎么海鹽就賣不到中原呢?煮鹽的成本固然是要高一些,但是和京都食鹽二三十文一斤的售價比起來,還是有利可圖的吧?” “王爺這是準備在幽州大規模的煮鹽?” 看王爺對煮鹽這么感興趣,秦叔權小心翼翼地問了一句。 “那倒沒有,本王不打算煮鹽!”劉軒笑道。 “呼!”秦叔權長出了一口氣:“那就好,王爺,這鹽不同于蜂窩煤和茶葉之類的東西,不能隨便碰啊。” “怎么就不能隨便隨便碰了?”劉軒有點不解的看著秦叔權。 “王爺,鹽這東西,上千年來就是老百姓生活必不可少的東西,全國各地的鹽礦都是開采了很多年的,背后的利益實在是太復雜了。吃力不討好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