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圍住圍??!” “萬萬不可讓它跑了!” “爾等今年若不想挨餓,就必要找到這條白蛇!” 秦天淡淡地掃了一樣亂石堆,十幾個老者此時正帶著一大群小孩子在亂石堆上亂糟糟地翻石塊,一時之間根本沒有注意到他。 一股草木清香味就撲鼻而來,秦天扭頭看向祭臺。 祭臺極其簡陋,就是一個鄉民們堆的土臺,高不過三尺。上面有一個陶制的簡陋爐子,里頭胡亂塞著一些茱萸等草木,絲絲煙霧從爐子口冒出。 這年頭還沒有后世那種一支一支的香,所謂的燃香,乃是用專門的香爐,在里頭點上檀木粉末等香料。此外,亦無后世那些道家的鈴鐺等法器之物。 而除了簡陋的香爐之外,祭臺上還擺著一條魚。 秦天微微有些疑惑。 祭天需要有三牲,而按照周禮,三牲亦分等級。 比如諸侯可以用大三牲,也就是豬牛羊。而普通黔首便只可用小三牲,雞鴨魚。 不過瑯琊之地因海水倒灌,縱使引水洗地后產量亦不高,僅供糊口,根本沒有余糧喂雞鴨。 好在海邊魚是不缺的,故此鄉民們僅僅只湊齊了小三牲之中的一牲,余者按照后世的說法,唯有心香一瓣。 這也很正常,唯一的問題是,既然已有三牲,為何還要殺這條白蛇? 秦天眉頭微動,他平靜地轉身,恰在此時,一個略顯蒼老的聲音陡然響起。 “不知這位先生,尊姓大名?” 開口的是一位臉皺得如同雞皮一般的老者,常年住在海邊,讓他的臉上已經被水銹徹底覆蓋。不過他的身份顯然并不是一位黔首,而是一位官吏,因為他身上穿著的乃是一件大秦官吏制式的黑袍。 秦天淡淡地開口:“鄉野之人,不值得長者動問。” 他知道,自己的出現,引起了這名秦吏的注意。 這年頭已有戶籍制度。鄉民們若要離開自己的戶籍地,需要向里長等人報備,并且開具所謂的路條。否則算逃戶,按照秦什伍連坐法,鄰居亦要被處罰。 后世之戶籍制度便是自秦時始,歷經兩千余年,依然大同小異,只不過不再連坐而已。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