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時常都有人在問,從來都不曾在一起,和明明在一起了,后來對方卻變了,哪一個更遺憾。 確實,有一些感情,是我們喜歡對方,對方不喜歡我們,彼此根本就不曾有過一個開始,但是還有的感情,開始的時候我們很幸運,彼此是相互喜歡,但是后來,對方卻不喜歡我們了。 漸漸地對我們不再熱情,只是變得很敷衍,很冷淡,漸漸地眼里再也沒有了我們,只是希望我們離他遠一點,不要打擾他的生活,不要出現(xiàn)在他的視線當中。 曾經(jīng)很愛我們,但是突然之間卻不愛了,我們再也感受不到對方任何的愛意。 當對方曾經(jīng)那么愛過,此刻變化卻那么大,我們當然會接受不了,會很懷念對方從前的樣子,會希望對方能夠恢復(fù)到從前的模樣,會希望依舊能夠被對方好好愛著。 我們會有著這樣的渴望,也確實可以去做點什么挽回對方的心意,讓對方感受到我們的真情,不要對我們那么狠心,我們可以去爭取,但是如果實在爭取不來,真的也不必一直勉強。 感情這種事,喜歡就是喜歡,不喜歡就是不喜歡,有就是有,沒有了就是沒有了,沒辦法的。 如果對方實在不愿再愛了,再不甘心,我們也還是要好好將生活繼續(xù),在以后的日子里,就只管將目光放在自己的身上,自己好好愛自己,別再過多期待對方。 總是想要從別人身上得到一份安全感,希望一個人能夠一直那么愛自己,那是不現(xiàn)實的,最靠譜的愛,永遠是自愛,自己成全自己。 不被愛,的確有點讓人難受,但是這也并沒有那么可怕。 愛情的確會讓生活變得更加有滋有味,但是愛情也不過只是生命的一個組成部分而已。 人生中,太多的事情,我們終究無法勉強,無法控制。 我們能做的,就是在該爭取時好好爭取,該把握時好好把握,盡人事,至于別的,就只管順其自然一些,看淡一些,不必總是去問為什么,不必總是那么想不通。 既不勉強一個人愛自己,也不必勉強一個人一定要一直愛下去。 只求不曾辜負自己,只求無愧于自己的心。 對方愛我們時,好好珍惜,對方的愛不在了,就坦然待之。 談戀愛最高的境界一定是互相拯救的。 就像徐靜蕾曾在微博上深情告白黃立行:“9年了我時常有病你永遠有藥”道出了愛情的本質(zhì),我們都是病人拿著各自的病例去尋找適合的醫(yī)生有些人你遇見了非常心動但卻不能在一起。 就像《春嬌與志明》中分手后的志明找了新女朋友她漂亮、有女人味、會撒嬌也很喜歡志明,但志明最后卻對她說“不是你不夠好而是我需要余春嬌那種好“只有余春嬌能懂他在馬桶里玩干冰的幼稚,會罵完他亂花錢,之后又被他的冷笑話逗樂,這種三觀相處上的 吸引勝于外在的動心,因為你找到了能“救“你的人。 正如梁朝偉提到劉嘉玲時說:每當我深陷戲中抑郁無法自拔時就會想起劉嘉玲,所有的情緒在見到她的那一刻都會不藥而愈,很多女人是迷藥,但她是我的解藥遇見她之前沒想過結(jié)婚,遇見她之后沒想過別人。 要愛一個把你當成小孩子的人。 成年人的世界有太多無奈和心酸,只有在被愛的時候才可以做回小朋友。 一個人如果真的愛你,他會想方設(shè)法對你好,他會害怕給你的還不夠,他會傾其所有的付出不求你絲毫回報。 如果一個人給你寵愛,偏愛,那么他定是值得你托付終身的人。 愛你的人會把你當成小朋友,不是因為你是小朋友,而是他愿意以對待小朋友的耐心和愛心對待你。他喜歡你的撒嬌,喜歡你的依靠,也喜歡你的無理取鬧。 愿我們都可以遇到那個把我們當小朋友一樣寵愛的人,而不是那個斤斤計較嫌棄你不夠成熟的人。 如果你跟某個人能讓你情緒穩(wěn)定,更加自信,更加輕松,那么這個人值得你去愛。 我只剩一份血肉淋漓的勇敢。 你總以為我很傻,什么都不知道,才能把我的情緒操控于鼓掌之間,你一笑,我就跟著你笑,你一哭,我就飛奔到你身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