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以為到了一定的年齡就會成為完美的大人,知道所有事情的答案,只做正確決定的那種大人。 但當我真的長大之后領悟到的是什么呢,是就算決定是對的,結果也有可能不對。 是就算你每一步都走到點上,也有可能到不了你想去的地方。 這就是一直以來我覺得人生很奇妙的地方。 我們引以為真理的東西后來被親手一條條驗證,再一條條推翻。 我知道,太陽也不是突然就下山了的。 但我已經真的做了所有我能做的事,并為之付出了我所有的努力。 既然這樣的話,結果是怎樣或許真的不重要了吧。 我一直相信并堅持認為,真正重要的東西很少,真正值得自己用心的人也很少。 不能繼續的關系不要勉強,你雖然不適合生活,但總會有人愿意包容這個。 但在這之前,千萬千萬不要讓自己變得千瘡百孔,傷痕累累。 我們之于宇宙,不過是一粒渺小的塵埃。 那些讓你感到辛苦的事,就讓他們都過去吧。 那些讓你感到辛苦的人,也讓他們都過去。 對安全感需求,占有欲,戀愛中的排他性,和其他人交往的分寸感,不都是人類正常的天性嘛。 一味的追求“大度”,“懂事”,“成熟”,把正常的情感需求積壓起來,結果變得像是個過充的煤氣罐一樣。 也許正是因為我一直一直都想著去克服它,才會在爆發的時候顯得很不理智吧。 堵不如疏,正視自己的情感需求,合理溝通,擺平心態,才是正確的處理方式。 宮崎駿說:如果你喜歡一個人,那你就主動朝他多走兩步,他如果看到你走過來了卻沒有要迎接的意思,那你就停下來,沒有回應就停止主動。 雙向奔赴的意義大概就是,當你為一個人奮不顧身的時候,他恰巧也在熱烈的回應你。 愛不是卑微,不是小心翼翼,更不是討好。而是勢均力敵,是彼此陪伴,是相互包容。如果你愛一個人,就請好好努力去愛,拼盡全力去珍惜。 特別喜歡一句話:相互遷就才最久遠,雙向奔赴才有意義,我心疼你的不容易,你寵著我的小情緒。 滿眼都是你的人,才能配得上你對他全部的愛。在愛情中,兩個人應該處于一段平等的關系,愛情,應該是雙向奔赴的,而不是有一方卑微到塵埃里。 感情一開始,要考慮的是喜不喜歡這個人,而相處久了,則要考慮的是喜不喜歡當下的自己。 兩個人在一起的意義是彼此鼓勵和支持,一起并肩去對抗這個世界,而不是成為枷鎖讓你失去熱愛生活的信念。 我覺得這是我所理解的雙向奔赴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