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先別著急嘛,大家聽我把話講完再發(fā)表自己的意見。”李爸也不慌,等反對的聲音小點了之后,才繼續(xù)說到。 “我說集資建房,那當然是房子要跟前邊有區(qū)別。咱們之前的房子蓋的都小,年輕人現(xiàn)在基本都是小兩口加一個孩子最多倆孩子,住著還行,但年紀大點的,家里人多的就不行了。 我的想法是,新家屬樓咱們蓋大點,每戶六十平米,甚至七十平米,再或者更大都可以,誰想要誰掏錢。當然啦,這個錢也不是漫天瞎要,咱們做好預算,核算清楚每平米的成本,將前邊兩次蓋的家屬樓同樣都算出來。 將來想要新房子的人,老房子折價抵消,剩下的補齊就行,比如新房子咱們算下來的成本是每平米十塊錢,廠里補貼五塊,剩下的五塊用老房子抵消一部分后,其余的個人掏。最后我想說的是,這種集資建房的法子可不是我想出來的,全國很多地方都有先例。” 咦? 如果按這樣操作的話,好像還比較靠譜啊! 在座的諸位互相對視了一眼后,不約而同的在心中想到。 大房子誰不想要,現(xiàn)在有一個能堂而皇之住到大房子里的機會,誰又能不心動,至于要補的那些錢,能坐到這間會議室里的人,不會有人掏不起,就算真的拿不出來,到時候可能借都要借到。 “老李,那你按這樣說,到時候分房子該怎么分,誰想買就買嗎?萬一大家都想買怎么辦?” “分房子的方法還是跟以前一樣,算積分,工齡加獎勵,排在前面的人不想掏錢的話就順位往下排……” 這方法其實是李唐跟他說的,也不用擔心房子不夠賣,不想掏錢的人絕對有,有的人想法就是房子小點就小點,能住下就行,憑啥讓我掏錢,又不是沒有不要錢的房子。 但想花錢改變家里住房條件的肯定也不在少數(shù),畢竟化肥廠的福利待遇一直都不錯,廠里干部職工存的錢,讓鎮(zhèn)子上那家人行的攬儲任務完成度,連年都是全地區(qū)各個網(wǎng)點中最高的。 這邊領導們正在會議室里討論蓋家屬樓的事兒,那邊李唐正帶著宋小慧,跟醫(yī)院的眾多的醫(yī)生護士,甚至還有病人及病人家屬一起湊在醫(yī)院大門口看熱鬧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