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有被征召運糧船的商賈忍不住感嘆:“朝廷這是又要動兵了,韃子不是已經打完了嗎?” 另一同行商賈搖頭:“被打掉的只是遼東韃子,漠南草原的蒙古人可還在呢。” 那商賈有些疑惑:“陛下不是已經冊封了漠南草原,而且那些草原上的蒙古人不是還幫我大明天兵一道打了韃子嗎?朝廷這樣,也還要對草原動兵不成?” 同行商賈笑道:“嘿嘿,朝廷在河北先后恢復遵化兵器廠和長蘆鹽場,怎么可能對草原沒有想法?此前只是恰好遼東韃子未滅,現如今,連韃子都沒了,朝廷遲早也要對草原動手。不過能這么快,草原今年必是出了什么岔子……” 被征船的商賈嘆氣道:“不管出了什么岔子,只求這仗趕緊打完,便是朝廷付錢,這生意也還是耽擱了呀!” “……” 卻說漠南草原,這些蒙古人倒是挺懂事的,居然還知道等著大明這邊春耕結束,農事忙完了才開始爆發全面內戰。 兵器輜重雖然還是由南方調運了一些,但已然不用全靠南方輸送,因為河北的遵化鐵廠已經建起來,跟隨配套的軍器局作坊也都搭建好了。 南京軍器局真正送來的好貨,還是由工匠們純手工勾勒的線膛槍,還有新式的空心子彈。 整整兩年的儲備,已經完全能將大明現有的所有龍騎兵全部線膛槍化。 更重要的還是空心子彈,這玩意兒不僅成本更低,火銃炸膛概率也能極大減小。 本來火銃、火炮問世,對蒙古騎兵來說就是個沉重打擊,龍騎兵、墻式陣型更是如此,現在又要配上個線膛槍加空心彈,還有明軍老生常談的迫擊炮。 這場進兵草原的戰爭還沒開始,就差不多已經板上釘釘了,關鍵就在于能殲敵多少,殺多少能把這些蒙古人徹底打服。 還有今后對漠南草原的統治,倒是可以學一下清朝,但不能全學。 清朝的制度那不叫統治,而是單純讓漠南草原陷入持續性的混亂分裂。中原王朝強大還好說,要是一旦衰弱,很容易被反噬。 外蒙古就是這么沒的,內蒙還在真就是離得近,而且也不是清朝的功勞,清朝這會兒早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