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王綰坐起,穩步來到殿中,他作揖道,“王上,微臣對扶蘇公子的奏議大為贊賞。認為這三條都可采納。” “這些為政措施,上利國家、下利百姓。甚至于,從長遠來看,未來的秦國非得走這樣的道路不可。” “國豈可連年發動戰爭,扶蘇公子真是智慧超群、仁心昭彰啊!小小年紀,能有這般的才智,不可不謂天賦。” 眾臣都點點頭。 “大王,微臣認為,扶蘇公子的奏議,可謂面面俱到、層層遞進。這些主張明顯是一個長期緩慢推行的政策,而且又涵蓋了秦國上下國人。公子之見,可使我秦國越發強大。” 說話的這位大臣,正是馮去疾。 王綰和馮去疾這二位,是眾所周知的能臣,全才。 國中雖有名士、可是終歸只能算得上是偏才,不比這二位上通軍國大事、下安吏民百姓;對外能夠出使他國、對內能夠做到讓國中上下誠服。 他們平日里總是給嬴政提出可行的政治主張,嬴政處理國家大事,都會問過這二人的意見。 能得到這二位的贊賞,可見這些主張的分量。 嬴政聽到這些話,心中倒是頗為不耐。 王綰過去是寡人的老師,寡人讀書那么用功,他都沒這么夸贊過我,怎么到了扶蘇這里,竟然用這樣夸張的溢美之詞。 扶蘇不過是比寡人少時聰明了一點而已。 包括馮去疾,他也對此事完全贊同。 他們都是怎么想的,這里面不是存在很多弊端嗎? 難道他們都看不出來? 王綰帶頭說罷,其他臣子自然紛紛見風使舵。 大家紛紛對扶蘇交口稱贊。 扶蘇側身跪坐著,此時的他早已經笑成了一只犬,雙眼瞇成兩條細縫,咧嘴笑著,對著眾人不住地作揖,“承讓承讓。” 此語一出,驚地滿朝上下忍不住感慨,未來的太子還真是謙虛啊! 就是熊啟,也忍不住低頭。實在是沒眼看,世上竟然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扶蘇竟然把大王的構思全部當成是他自己的。 不過,好在,扶蘇還是記性好的。 扶蘇自然高興啊。 這招棋,他走對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