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罪過-《我公子扶蘇,請始皇退位!》
第(3/3)頁
秦國對法律的崇尚,這是七國之中都異常罕見的。
秦吏們更是將懷中的法律竹簡視作生命,在他們眼中,他們秦國的法本身就具有一種神圣性。
因為凡是竹簡上刻著的文字,都會一一生效;凡犯錯,作惡,一定會被懲治。
對善的頌揚,對惡的抑制,幾乎是任何時代所有正常人類內心深處共同的渴望。
而作為七國之中唯一具有實效的秦法,它誕生的本來目的就是為了抑制人性之惡,阻止人做壞事,以維護集體的利益。
戰國末期,本就是世風日下、道德敗壞的時代,越是這種時候,違法犯罪的人就越多。
在這種情況下,秦吏的作用就越發凸顯。
秦吏們不是徇私阿法之輩,他們堅守世代秦吏的傳統。
秦國律法之中寫著,“凡為吏之道,必精潔正直,謹慎堅固,審悉毋私,微密纖察,安靜毋苛,審當賞罰。”
“吏有五善:一曰忠信敬上,二曰精廉毋謗,三曰舉事審當,四曰喜為善行,五曰恭敬多讓。”
秦國從來就沒有放棄過道德教育,只是他們的道德教育,一是通過法律來實現,二是通過執行法律的秦吏來以身作則。
是以秦國的秦吏,那是秦國治理社會的中堅。
他們是一支高素質的隊伍,對于秦吏之中的要求,幾乎每個人都能做到方方面面合乎規矩。
而在秦人心目中,秦吏也是一份非常崇高的職業。
所以林信才一直非常自信驕傲,因為他雖然不是什么王室勛貴,可是他是地地道道的秦吏之后。
現如今,越來越多庶人涌入了秦國學宮。
對秦吏的大肆籌備,提前起碼整整十年之久。
因為這是前所未有的機會,這些庶人的子弟得到天賜的良機,進入學室后比貴族子弟讀書更為勤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