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集 彈琴退敵-《華夏真相集》
第(2/3)頁
曹真聽知孔明已經退兵,遂與司馬懿商量:不如公入隴上,某奔陽平關,分兵而進。
司馬懿滿口答應,皮里陽秋。曹真引兵向陽平關追趕,正行之間,忽聞山后一聲炮響,蜀兵大將姜維、馬岱率軍殺出。曹真大驚,不知蜀兵虛實,止住軍馬不追。
姜維與馬岱遂引蜀兵,退進斜谷,于天黑之后急令點起火把,一夜之間奔回漢中。
鏡頭轉換,復說趙云、鄧芝。
二將當時奉了丞相密計,伏于箕谷道中將近一年,并無戰事。后聞丞相出兵祁山,連得隴上三郡,遂悔不得參與大戰。
這一日忽接到丞相軍令,說祁山大寨已失,命二將阻截曹真入谷,然后回軍漢中。
趙云即謂鄧芝:你我只有五千軍馬,魏軍卻有數萬之眾。彼若知我兵退,必然來追。不如我先引一千軍伏于其后,公卻打我旗號,引軍先退。某抵擋追兵,護送大軍退回。
鄧芝依計,囑老將軍小心在意,即引四千軍依循箕谷山道,徐徐而退。
郭淮提兵在箕谷道中,聞報蜀兵退去,不知真假。
便在此時,曹真中軍官到至,催令進兵。郭淮即喚先鋒曹遵、朱贊:探馬來報,谷中乃是蜀將趙云。其年輕時雖英勇無敵,但今垂垂老矣。若擒趙云,則必名聞天下,且天子必以列侯封之。不知你二人,可有膽量前往擒殺趙云?
曹遵:都督若肯接應,某當生擒趙云。
遂與朱贊引三千兵,直奔入箕谷追趕。看看趕上,只聽山坡后面鼓聲大震,閃出一員上將,身后紅旗白字,上書“漢虎威大將軍趙云”。
曹遵、朱贊吃這一驚不小,急收兵退走。行不到數里,喊聲大震,一彪軍從林中撞出。為首大將挺槍躍馬,大喝道:認識常山趙子龍否?
二將大驚道:如何這里又有趙云?
不敢接戰,轉身飛逃。魏軍潰散回逃,趙云亦敢追趕,回頭掩護鄧芝大隊后行。
蜀軍沿箕谷道一路退往漢中,背后魏將不斷追到,趙云邊走邊戰,前后殺死五名來將,余則大駭,以為蜀兵有神明相護,不敢緊迫。
趙云護送車仗人馬望漢中而去,雖道路險阻,不折一人一騎,輜重等物亦無遺失。
按下郭淮追擊無果,卻說司馬懿復引大軍返至西縣,令三軍全城仔細搜尋;又派二子各帶精騎,將左右山谷掃蕩一番,看看山中是否還有埋伏。
至晚,各路部下回報,蜀兵已盡數退回漢中,西縣只是一座空城,只在城樓上揀得一張古琴,呈獻給大都督。
司馬懿察看古琴,見到“龍吟”銘文。想起當初在蔡家莊時,文姬對己曾說“若見龍吟,除非我弟復生”。心中即已明白,今日蜀漢丞相諸葛孔明,即是昔日大漢皇帝劉辯。
因命親軍喚來幾個年長居民,詢問當時城中情狀。
村民皆言:當日大都督來圍城時,城中并無武將,只有幾個文官,并五百弱兵。關興、張苞二將,也只各有兩三千軍,只是轉山吶喊,鼓噪驚追,并不敢廝殺。
司馬懿仰天嘆道:臥龍,臥龍!今日方知當初史侯少帝,今漢丞相諸葛孔明也!
司馬師:父親,是否繼續進軍,直下漢中?
司馬懿:蜀道之難,當初魏武帝尚且望而卻步。你我父子,豈可深入險地。
遂將龍吟古琴妥善收藏,放置自己私人行李之內,隨軍帶回。又安撫諸處官民,引兵返至渭水西營,以待大將軍曹真前來相會,班師同還長安。
字幕:蜀漢建興六年夏,郭淮兵入箕谷,張郃開進隴右,對蜀軍形成夾擊之勢。
蜀漢丞相諸葛亮為避免遭受夾擊,只得退還漢中南鄭。曹真大軍前至安定,三郡大戶楊條自縛出城,請降曹魏。于是魏軍收復三郡,但見城中居民都已隨蜀兵進入漢中。
曹真與張郃、郭淮商議:蜀軍全軍退回漢中,且擄走我數萬戶部民,實謂大勝而歸。我若就此還兵,其隨后必又復出。陳倉故道必要筑城,并置大將守之不可。
張、郭信以為然,俱稱將軍英明。曹真遂命郝昭、王生,重修陳倉古城,留此屯守。
安排已定,還兵渭西大營,來與司馬懿相見,共同班師長安,朝見魏主。原來魏明帝于曹真離京之后便到長安,扎下行宮,為前線各路軍馬調配軍資以供戰備。
曹睿聞說二將凱歸,親迎出西門以外,大為嘉許,并下詔令:復得隴西諸郡,卿等之功也。曹真仍令據守長安,轄制關中及河西諸軍。郭淮、張郃把守陽平關以東,當住箕谷隘口,以防諸葛亮復出。司馬懿回歸舊所,南下鎮守宛城,以防東吳來犯。
安排得當,魏帝大賞三軍,啟駕回師洛陽。
鏡頭轉換,按下魏國,復表西蜀。
孔明回到漢中,命令軍司計點軍士,回報各營折損約計兩萬余人馬:馬謖部除王平一支軍馬得以保全,其余全軍覆沒;魏延、高翔部傷亡亦頗慘重;趙云、鄧芝片甲未歸。
孔明聞報懊惱,忽報趙云、鄧芝到來,軍伍齊整,衣甲鮮明,全軍未折一人一騎。孔明聞報大喜,親引諸將迎出城外。
趙云慌忙下馬,拜伏于地請罪:敗軍之將,何勞丞相遠接?
孔明上前扶起,執手言道:是吾不識賢愚,錯用馬謖,以致如此大敗,坑陷三軍!各處兵將敗損,惟子龍不折一人一騎,真乃上將軍也,雖廉頗、李牧不如!
還歸營帳,令取金五十斤以贈趙云,又取絹一萬匹,賞賜趙云部卒。
趙云力辭:三軍空守箕谷年余,勞師糜餉,并無尺寸之功;后引軍敗逃而歸,更是俱各有罪,罪在首將。若反而受賞,乃丞相賞罰不明也。且請寄庫,候再有戰功,賜與諸軍。
終堅辭不受。見趙子龍如此謙退,非但孔明贊嘆不止,滿營將士亦無不倍加欽敬。
正在此時,又報馬謖、王平、魏延、高翔還至,入城還營待罪。孔明喝令報門而入,不理馬謖,先責王平:你熟知街亭地理,我故令你為副將。且當你引軍去時,我如何叮囑你來?若是依我囑咐安營扎寨,何至此敗!
王平認罪,又將馬謖不聽諫勸之事說了。孔明詳問作戰經過,令魏延、高翔站過一旁,說道:二位將軍已各盡力,并能及時守住陽平關,掩護大軍平安退回,有功無罪。
二將諾諾起身,立于班中。孔明見馬謖自縛跪于帳前,臉上變色:你嘗謂飽讀兵書,熟諳戰法。此番去守街亭,若早聽王平之言,豈有此禍?若不明正軍律,何以服眾?
馬謖聞言,伏地大哭,痛悔不及。
孔明強忍痛怨,叱令左右推出斬之。馬謖請緩執刑,跪行至前泣道:某之死罪,實已難逃;愿丞相思舜帝殛鯀用禹之義,某雖死亦無恨于九泉!
孔明揮淚道:我與你兄素稱莫逆,視你亦非外人。你子即是我子,不必多囑。
馬謖拜謝,忽然想起一事,即止淚道:丞相,前番某去武陵尋我兄骸骨,在山中見一世外洞府,可容十萬大軍駐扎。其地只有一洞可供出入,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真形勝之地也。某已將武陵城中數千夷人安頓于此,耕種自給,以待王師。此后丞相若復奪荊南四郡,此亦乃一支奇旅。某已留下丞相令牌在彼,若往招其兵,只命上將持臥龍令牌前去即可。
孔明大驚道:你怎此時方說?莫非以此討饒性命乎?
馬謖:非也。此時便是丞相欲饒我,那些戰死街亭冤魂,也早晚來索我命。
再三叩拜,也不用軍士推搡,起身走出帳外,引頸受刑。
適逢參軍蔣琬自成都來到,在轅門下馬。見武士欲斬馬謖,急叫:刀下留人!
跑入中軍大帳,來見丞相,為馬謖求情。孔明不聽,即令開刀。一聲炮響過,武士獻馬謖首級于階下,亡年三十九歲。孔明大哭不已,淚不能止。
蔣琬:幼常既正軍法,丞相何故哭之甚痛?
孔明:我非為馬謖而哭。當時先帝在白帝城臨危之時,公也在場。先帝囑我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今果應此言。乃深恨己之不明,追思先帝之言,因此痛哭耳!
哭罷多時,回思馬謖臨終之語,援筆錄之于秘冊:武陵郡東門三十里山中,馬良之墓。桃源溪盡頭,鑿洞而入,有化外仙境,留有諸夷奇兵數千,可以臥龍令招為急用。
書畢,令童兒秘密藏之。又將馬謖首級遍示各營,復命用線縫在尸上,具棺葬之,自修祭文享祀;又將馬謖家小加意撫恤,按月給與祿米。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荣旗|
梁平县|
海晏县|
铁岭市|
淮安市|
商城县|
永靖县|
合阳县|
韶山市|
苏尼特右旗|
河源市|
赣榆县|
成都市|
如皋市|
宾阳县|
望都县|
邢台市|
台前县|
家居|
济宁市|
汉中市|
保亭|
武义县|
永善县|
武强县|
开封县|
那曲县|
铁力市|
星子县|
田东县|
呈贡县|
黄陵县|
福泉市|
临泽县|
时尚|
高要市|
奎屯市|
凤冈县|
朝阳县|
大荔县|
北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