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集 成漢宮變-《華夏真相集》
第(2/3)頁
字幕:姚弋仲,南安赤亭羌人,曹魏鎮西將軍姚柯回之子。
姚弋仲明勇英果,雄武剛毅。永嘉之亂后率部東遷,投靠前趙劉曜,授平西將軍,封平襄郡公。后又投靠后趙,屢次建言立功,拜冠軍大將軍,封西平郡公。
姚弋仲常對人自稱先祖乃舜帝之后,因夏禹封舜帝少子于西戎,世代便為羌人首領。
其始祖姚燒當。起于洮水、罕水之間。姚燒當七世孫姚填虞,在東漢光武帝建武年間,因侵擾關中而受朝廷討伐,被楊虛侯馬武所敗,被逼逃亡出塞。
姚填虞九世孫姚遷那又率眾內附東漢,得到朝廷嘉獎,拜冠軍將軍、西羌校尉、假歸順王,至此居于南安郡赤亭之地。
姚遷那玄孫姚柯回,曹魏時封鎮西將軍、綏戎校尉、西羌都督,即是姚弋仲之父。
姚弋仲年少時不治產業,而以收容救濟為務,故受眾人敬服。永嘉六年,姚弋仲自稱護西羌校尉、雍州刺史、扶風公,舉其族眾東遷榆眉,胡漢之民扶老攜幼跟隨。
太寧元年七月,前趙皇帝劉曜消滅隴西陳安,關隴氐羌各族部落皆送人質請降前趙,劉曜任命姚弋仲為平西將軍,封平襄公,居住隴上。
咸和三年,劉曜被石勒打敗,太子劉熙出奔上邽,關中大亂,后趙乘時進取關中。
不久石虎領兵攻下上邽,姚弋仲復降后趙,石虎薦為行安西將軍、六夷左都督。次年東晉豫州刺史祖約北逃投奔石勒,姚弋仲上疏請殺祖約,石勒從而殺之。
此番石虎因姚弋仲之言,遷關中豪族及氐、羌共十萬戶到關東地區。姚弋仲便率數萬部眾遷至清河灄頭,拜為奮武將軍、西羌大都督,封襄平公。
閃回結束,書歸正本。
石虎故忌憚姚弋仲武勇,因此雖被當面質問,亦不見罪,反而加封其職,遷為持節、十郡六夷大都督、冠軍大將軍,以示拉攏。
其后石虎大封功臣,任夔安為侍中、太尉、尚書令,郭殷為司空,文武封爵有差。
石虎出行到信都,返回襄國后即命改元延熙,時為東晉咸和九年。
是年鮮卑遼東公慕容廆病故,三子慕容皝嗣位。
字幕:慕容皝,字元真。龍顏版齒,雄毅多權略,尚經學,善天文。
慕容皝初登大位,用法嚴峻,致使國人不安。庶兄慕容翰任建威將軍,為人驍勇,有雄武之才,一直受到慕容皝嫉恨;同母弟征虜將軍慕容仁亦有勇略,且屢立戰功,頗得部眾將士之心,曾與廣武將軍慕容昭皆受慕容廆寵愛,慕容皝心中也憤憤不平,遂有相圖之意。
慕容翰得知其意,恐遭圖害,乃與其子引本部兵離了遼東,前往投奔遼西段氏。
遼西段氏鮮卑酋長名謂段遼,素聞慕容翰大才,見其來投甚相愛重,待之極厚。
慕容仁見走了兄長慕容翰,于是勸慕容昭起兵,廢黜慕容皝。
慕容皝得知,于是先殺慕容昭,并派使者探查慕容仁虛實,在險瀆與慕容仁遭遇。慕容仁知道事已敗露,遂殺慕容皝使者,引本部軍向東遷徙,回到平郭舊地。
慕容皝聞報大怒,遂遣其弟建武將軍慕容幼、大將司馬佟壽等人率軍討伐。
慕容仁帶領本部人馬抵抗,大敗慕容幼,盡降其部眾。
襄平令王冰、將軍孫機聞此,亦攜遼東部眾反叛慕容皝,攻城奪寨。東夷校尉封抽、護軍乙逸、遼東相韓矯、玄菟太守高詡等人不敵叛軍,棄城逃回。
慕容仁于是占有遼東全部,自稱車騎將軍、平州刺史、遼東公。宇文逸豆歸、段遼及鮮卑諸部皆叛慕容皝,以為慕容仁后援。
慕容皝至此后悔無及,遂擢諍臣皇甫真為平州別駕,凡事與其相商。
咸和九年,慕容皝遣司馬封弈攻鮮卑酋長木堤于白狼,揚威將軍淑虞攻烏丸悉羅侯于平岡,皆擒斬之。又命材官劉佩攻打乙連,但卻未能獲勝。
段遼劫掠徒河,慕容皝遣部將張萌迎戰,又獲大勝,斬獲無算。段遼不肯干休,另遣弟段蘭劫掠柳城,又被慕容皝都尉石琮擊敗。
便在段遼屢敗之際,慕容翰率部來投,傾心吐膽,將遼東慕容部虛實盡情以告。段遼大喜,遂派弟段蘭與慕容翰出兵遼東,同伐慕容皝。
二人領命,合兵二萬,共攻遼東柳城。大將石琮死守柳城,一面急遣使回棘城報急。
慕容皝聞報,遂遣慕容汗為主將,封弈為副,點軍一萬來救。
臨出兵之時,慕容皝告誡慕容汗與封弈:賊兵人多氣盛,其鋒正銳,非一戰而能勝者。卿宜考慮大局,切勿輕舉妄動,須集兵力而嚴陣容,然后擊之可也。
二人領命,率軍急馳柳城,來救石琮。
不則一日,慕容汗率軍兼程而至,與段蘭、慕容翰兩軍遇于柳城之西。
慕容汗稟性勇銳,立營未穩,便派千余騎兵作為前鋒,向敵陣展開進攻。封弈急以東遼公臨別之言制止,慕容汗不聽,堅執出擊。
一戰下來,被段蘭以逸待勞,將慕容汗先鋒打敗,士兵死亡大半。
慕容汗大怒,親自率兵出擊,又不敵段蘭和慕容翰聯手攻擊,大敗而逃。
段蘭率得勝之兵進攻柳城,造飛梯、挖地道,圍困二十余日。
石琮見援兵不至,于是殺牛搬酒,激勵將士,親率城中軍士出擊,趁段蘭懈怠之機一舉得勝,斬首一千五百余級。
段蘭引殘部逃回,多虧慕容翰突出接應,大殺一陣,擊退石琮,兵退三十里扎營。段蘭不忿,遣使回至遼西,請發援兵。
段遼聞報,即遣重兵來助,段蘭與慕容翰于是驅軍復還,日夜攻擊。
柳城終至陷落,石琮只得棄城而走。段蘭兵進柳城,欲乘勝追擊。
慕容翰恐滅慕容皝之國,勸止道:某因受慕容皝所逼而降,只求此捷可矣。
段蘭不悅:我此次出兵,損兵折將在先,今終得柳城,焉能就此回軍?
慕容翰道:若貪功取敗,將前功盡棄,顏面盡失也。不若就此罷休,回兵還國。
段蘭答道:趁此大勝,急追而進,則慕容汗必然成擒。將軍此時阻兵前進,無乃慮及慕容氏就此滅國耶?
慕容翰見其起疑,急忙解釋:某因慕容氏相忌,故投身相依段氏,無復還國之理。慕容國之存亡,于我何有?只恐深入其地,反為不美。但為國之大計,實非出自私心!
言罷,便乃召集部將,欲獨自還軍。
段蘭見其執拗如此,不得已從之,于是一同退兵,回歸本國。
段遼即聞大敗遼東之軍,不由大喜,重賞段蘭與慕容翰,并大設筵宴,為二將慶功。
再說慕容仁盡占遼東之地,便自稱平州刺史、遼東公,宣布獨立割據。
八月,晉廷派徐孟為使,策拜慕容皝為鎮軍大將軍、平州刺史、大單于、遼東公,一如慕容廆故事。但徐孟船至馬石津時,卻為慕容仁所扣,不使南返。
十一月,慕容仁派兵進攻遼東,奪取襄平。采納高翊之議,分徙遼東大姓于棘城,任命杜群為遼東相,安撫民眾。
同年底,慕容仁又襲擊新昌,卻為王寓所敗,王寓將新昌百姓徙入襄平。
次年十月,慕容仁放歸慕容皝使節王濟,東晉特使徐孟。徐孟攜東晉策命終至棘城,慕容皝始受晉命,愿奉東晉正朔。
乙未,東晉咸和十年,晉成帝十五歲,行加元服之禮,開始親政,并于正月改元咸康。咸康二年九月,徐孟等終得歸還建康,輾轉北國將近兩年。
鏡頭轉換,按下遼東,復說河北。
當初石勒以天竺僧人佛圖澄能豫言成敗,甚相推崇。石虎奪權之后,不信漢家文化,惟知迷信神鬼,供奉佛圖澄尤謹,衣食供給,比石勒在時更為優禮數倍。
每至大臣期會之日,必使太子及諸王公于兩側扶翼佛圖澄上殿,使司禮儀者高唱“大和尚升座”,眾人起立敬拜,然后再拜皇帝。
又令司空李農早晚問候佛圖澄日常起居,太子、諸王公五日一朝。
趙人爭造寺廟,削發出家者甚眾,其中或為奸宄小人,逃避賦役,亦入于空門。
后趙建武元年九月,著作郎王度等上書,要求嚴煞此風,凡入為沙門者皆令返俗。石虎不予采納,許夷、趙百姓皆從本俗而自便,于是后趙國內佞佛之風愈甚,不能遏止。
鏡頭轉換,按下河北,復說西川。
成漢天子李雄在位三十一年,國內無事,四境晏然,民樂太平。
這一日忽然頭部生瘍,就此臥病不起。又兼早年戎馬征戰,身上素多金創,及得病臥床之時,舊瘡并時舉發,皆生膿潰,惡氣滿室,諸子皆惡而遠之,不肯入室定省。
惟太子李班晝夜侍于榻側,衣帶不解,親為父親吮其濃瘡,以解父病痛。
李雄自料不起,遂召建寧王李壽入內,接受遺詔輔政,親口囑道:卿乃朕之至親,國之元忠,今我將歸,故托卿以后事。某聞傳國以嗣,嗣不肖以德。今我觀諸子皆非鼎器,故皆不立,而獨立李班。李班有仁孝之心,可以為君,卿宜善加輔之,勿負朕言。
李壽再拜,唯唯受命而退。
李雄又喚李班至于榻前,囑道:建寧王忠智有余,卿可舉國委之,休負朕意。
言畢而卒,終年六十一歲。
當初李雄母親羅氏,曾夢見兩道彩虹從家門升向天空,其中一虹中斷,而后生下李蕩。后去井臺打水,忽如睡著,又夢大蛇繞身,于是有孕,十四個月后方生李雄。
羅氏于是常說:我兩子如有先死者,其得活者必定大貴。
最終李蕩死于李雄之前,而李雄終得稱帝。
李雄性情寬厚,簡省刑律法紀,極有聲望。氐人苻成、隗文降而復叛,再又歸降,李雄皆恕其罪,優待接納,由此夷夏各族安定。
當時海內大亂,而蜀地獨安,歸附者絡驛不絕。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贵德县|
闻喜县|
太康县|
株洲市|
吴川市|
玉环县|
沽源县|
洛扎县|
仙游县|
长武县|
古田县|
呼图壁县|
卢龙县|
思南县|
德兴市|
曲周县|
南城县|
连州市|
景东|
清流县|
襄城县|
平顶山市|
望都县|
商城县|
浦城县|
大悟县|
绥宁县|
汉川市|
孟州市|
平原县|
饶河县|
新乐市|
松桃|
出国|
双柏县|
甘谷县|
镇康县|
仲巴县|
瓮安县|
磐安县|
峨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