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二十一集 平定突厥-《華夏真相集》


    第(1/3)頁

     book chapter list       鏡頭閃回,太原城中。

      副留守王威、高君雅聞說劉弘基、長孫順德私自招兵,便欲下令逮捕。武士彟急忙勸阻道:劉弘基及長孫順德乃為唐公門客,其奉唐公之命募兵討賊,有甚過錯?

      勸阻已畢,復又來告唐公,勸其小心戒備兩位副留守。李淵便令武士彟帶兵埋伏在宮城東門外,以備不測。留守府司兵參軍田德平得知此事,欲往告發于王威。

      武士彟威脅道:今城中全是唐公部下,募來新兵都歸晉陽令劉文靜所管。王威、高君雅只寄身副留守之位而已,其能奈何唐公?

      田德平被其唬住,于是作罷。

      李淵攻取長安,封武士彟壽陽縣開國公,其后歷任光祿大夫、禮部侍郎、黃門侍郎。李淵稱帝后,又封其為義原郡開國公,列入太原元謀功臣之一,可免死一次。

      武德年間,武士彟歷任庫部郎中、檢校并鉞將軍、檢校右廂衛、工部尚書兼判六尚書事。參與創制唐朝典章制度,故晉爵為應國公。

      趙郡王李孝恭謀反,李淵召還長安審訊,令武士彟任檢校揚州都督府長史。玄武門之變發生后,武士彟奉調入京,后改任豫州都督。

      閃回結束,至此李孝常謀反被殺,李世民改派武士彟出任利州都督。

      武士彟于是攜帶家眷,就任利州。在此期間,成都人袁天罡來其府上,武士彟待為上賓,命妻子楊氏出見。

      袁天罡一見其妻大驚,斷言道:夫人骨相非凡,定生貴子!

      武夫人聞而大喜,乃命家人將二子武元慶、武元爽領出,請袁天罡相之。

      袁天罡搖頭道:此二子皆可官至三品,不過是保家之主,不算大貴。

      楊氏甚不甘心,又喚長女武順。

      袁天罡相罷說道:此女雖至大貴,而不利于其夫。

      當時次女尚在襁褓,楊氏復命保姆抱出,身作男孩打扮。

      袁天罡一見,大為震驚道:此子龍瞳鳳頸,極貴驗也!但可惜身為男子。

      武氏夫婦齊聲問道:若為女子,又當如何?

      袁天罡斷然答道:若為女子,則前程不可限量,將來必為天下之主!

      武士彟聞言失笑:自三皇五帝以來,何曾聽說過女子可為天下之主?先生醉矣。

      袁天罡見其夫婦不信,便不再言。此被褥中次女,便是武則天。

      貞觀初年,太白金星多次在白晝出現。

      太史令李淳風因此占卜,得其卦辭道:女主昌。

      此時民間又廣傳《秘記》之言稱:唐三世之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

      唐太宗聽聞此謠,非常不悅。其后忽有一日,太宗大宴玄武門政變群臣,聚飲暢言。時有負責守衛玄武門左武衛將軍、武連縣公李君羨,在席間道出自己小名為“五娘子”。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太宗李世民聞說“五娘子”之稱,又因其官邑屬縣乃是武連縣,其中帶有一個“武”字,由是大為猜忌,終于尋個無關痛癢罪過,下詔將其誅殺。

      多年以后,武則天入宮,被封為才人。

      太宗忽憶及當年曾枉殺李君羨之事,便私下問李淳風:《秘記》所言,實可信乎?

      李淳風奏答:臣仰觀天象,俯察歷數,發現此人正在陛下宮中,不出三十年將為天下之主,將李唐子孫屠殺殆盡。

      太宗不以為然:既如此,將凡有嫌疑之人統統處死如何?

      李淳風答道:此乃天命,不能違背。既天數已定此人未來必能稱王,陛下豈能殺之?若勉強牽扯,亦只能徒殺無辜而已。況三十年后,此人已老,也許心存善念,禍害甚小。如今即便處死,則上天或降下更為強大之人,恐陛下子孫將無一幸免矣。

      太宗聞言半信半疑,也便不再過問此事。

      閑言道罷,書歸正本。且說唐太宗有志建立盛世,留意選賢任能,命魏徵為尚書左丞。魏徵直言不諱,前后上諫兩百多事,太宗全然接納。

      當時便有近臣妒忌魏徵受寵,遂以其為親戚謀私獻譖。太宗便使御史大夫溫彥博按察此事,發現皆系子虛烏有,皆屬誣陷。

      溫彥博遂言于天子:魏徵不存形跡,未能遠避嫌疑,心雖無私,亦有可責。

      太宗遂令溫彥博責讓魏徵:自今宜存形跡。

      魏徵入奏:臣聞君臣同體,宜相與盡誠;若上下但存形跡,則國之興喪尚未可知。

      太宗瞿然:吾已悔之。

      魏徵再拜:臣幸奉事陛下,愿為良臣,勿為忠臣。

      太宗便問:忠、良有異乎?

      魏徵答道:稷、契、皋陶,君臣協心,俱享尊榮,所謂良臣。龍逄、比干,面折廷爭,身誅國亡,所謂忠臣。

      李世民聞而大悅。

      太宗神采英毅,見識超人,故群臣進見者皆失舉措,恐失言獲罪。李世民知之,每見有人奏事,必假以辭色,和藹可親,并謂公卿:人欲自見其形,必資以明鏡;君欲自知其過,必善待忠臣。茍其君愎諫自賢,其臣阿諛順旨,君既失國,臣豈能獨全!如虞世基等諂事煬帝以保富貴,煬帝既弒,世基等亦誅。公輩宜用此為戒,事有得失,無毋盡言!

      聞聽此諭,當即便有人獻策:陛下宜命秦王府舊兵盡除武職,宿衛大內。

      太宗道:朕以天下為家,惟賢是與,豈舊兵之外,皆無可信者乎!卿之此意,非所以廣朕德于天下也。

      如此拒之,卻也不以為忤。

      帝尚節儉,又謂公卿:昔禹鑿山治水而民無謗讟者,與人同利故也。秦始皇營宮室而民怨叛者,病人以利己故也。夫靡麗珍奇,固人之所欲,若縱之不已,則危亡立至。朕欲營一殿,材用已具,鑒秦而止。王公已下,宜體朕此意。

      由是二十年間風俗素樸,衣無錦繡,公私富給。并兼君明臣賢,國力大盛。

      鏡頭轉換,按下大唐,復說突厥。

      突厥既強,敕勒諸部分散諸地,與突厥雜處,有薛延陀、回紇、都播、骨利干、多濫葛、同羅、仆固、拔野古等十余部,臣屬于西突厥曷薩那可汗。

      曷薩那對敕勒諸部征稅無度,敕勒各部怨聲四起,先后叛走,推舉契苾哥愣為易勿真莫賀可汗,居住貪于山北。又推薛延陀乙失缽為也至小可汗,居住燕末山北。

      西突厥至射匱可汗之時,兵勢再強。二部又去掉可汗稱號,向其稱臣。回紇等六部居住在郁督軍山,隸屬于東突厥頡利可汗。

      西突厥至統葉護可汗之時力量削弱,乙失缽之孫又帥部落,向東臣服頡利可汗。不久頡利政治混亂,薛延陀與回紇、拔野古等部相繼叛離。

      頡利派兄子欲谷設帶十萬騎兵前去征討,回紇酋長菩薩迎戰于馬鬣山,以少勝多,大敗欲谷設,追至天山,俘獲其大部兵馬,回紇勢力因此大振。

      薛延陀也攻破頡利四設,頡利可汗勢力更衰。天又降大雪數尺,百姓饑餓,頡利可汗害怕唐朝乘機進攻,帶其兵馬潛居朔州。

      貞觀二年初,眾臣請擊突厥,太宗以新與結盟攻之不義,乃罷。

      便在此時,西突厥統葉護可汗與大唐和親,派真珠統俟斤隨唐使李道立朝貢長安,獻上萬釘寶鈿金帶和五千匹馬,并迎娶唐宗室公主。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宝兴县| 晋江市| 巴林左旗| 岳阳市| 辉南县| 明光市| 鄂托克前旗| 武冈市| 长垣县| 如东县| 张家口市| 天门市| 阿拉善右旗| 霍城县| 阳信县| 酒泉市| 瑞金市| 巩留县| 盐山县| 洛阳市| 米易县| 黔江区| 图木舒克市| 忻州市| 平度市| 靖安县| 孝义市| 全椒县| 沁源县| 定襄县| 蒲城县| 离岛区| 元谋县| 梁平县| 武隆县| 富宁县| 云浮市| 安义县| 锡林浩特市| 琼结县| 西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