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幸好最近沒錢找主播合作宣傳民宿,否則就自己這點家底兒,還不得被吃干抹凈? 只要我夠窮,果然就不會上當受騙……李裕在心里自嘲一句,開始思索紅薯粉條打開銷路的問題。 主播帶貨眼下是行不通了,而開網店什么的,沒有流量也是白瞎。 自己沒資源沒人脈,還真有些無能為力。 看著王勝利那殷切的目光,李裕認真思索起來。 民宿現在沒生意,就算自己和狗子一天三頓造,再加上省城上班的老爸老媽和老家的親戚,也吃不了多少。 紅薯粉條的崩盤是全方位的,既然石頭寨村會滯銷,老家那邊的農家粉條估計也在發愁銷路。 要是能認識大型工廠,或者部隊之類的采購就好了。 那些地方人多,一頓估計就得消耗上千斤粉條,石頭寨就算敞開了做,還不一定夠呢。 誒等等……部隊? 李裕腦海中突然閃出了一個鐵塔般的高大身影。 現代社會銷路不行,沒有市場,但可以賣給三國世界啊。 現在呂布身為執金吾,手中應該有幾千人,這么多人要是吃粉條的話,需求量應該非常驚人。 至于漢朝人吃不吃得慣粉條,這個不用擔心。 中午呂布連酸菜湯都沒放過,吃粉條時,更是嗦粉一樣吸溜著吃,吃完還有些意猶未盡。 給他弄一車粉條,肯定不會拒絕。 而且呂布也不一定非得用金餅買,書籍、擺件、玉器、家具、銅鏡等等,都可以拿來換粉條。 嗯,西方有石油換食品計劃,那咱來個文物換食品計劃,也行得通吧? 想到這里,李裕對王勝利說道: “王叔,我對網絡銷售不太懂,幫不上什么忙,不過我可以買兩千斤,有個親戚是開廠的,我拉過去試試,行的話回頭再找你們訂。” 前半截的話讓王勝利心里一涼,但一聽說要兩千斤,頓時激動起來: “你說真的?小李,你要能買兩千斤,那可真是幫了我們大忙了!” 現在村里第一批紅薯粉條已經曬好,大概有幾千斤,要是能李裕能買兩千斤,一下子就能讓庫存壓力緩解很多。 王勝利興奮的搓著手: “你幫這么大的忙,粉條的價格我們也不能多要,這樣吧,給你按七塊……不,按六塊五一斤!” 這個價位基本上已經是紅薯粉條的成本價,不怎么掙錢。 但為了打開銷路,王勝利已經管不了那么多了。 李裕身為一個殷州長大的孩子,自然知道這個價位意味著什么,他擺手說道: “不用,還按八塊一斤,我家親戚有錢,不用給他省,回頭等他吃完我還從村里買,而且會買的更多。” 王勝利不知道該說什么好了,一個勁兒的說上過大學的就是覺悟高。 一斤粉條八塊錢,兩千斤就是一萬六。 李裕掏出手機,當即給王勝利的微信上轉了一萬六,然后說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