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李裕被突然出現的周若桐嚇了一跳。 他扭過臉,強行解釋道: “閑著沒事,研究一下三國時期的歷史人物,我很喜歡那個時代。” 周若桐看了眼旁邊的《三國演義》,認真說道: “你要研究歷史人物,可以看《三國志》、《魏略》、《后漢書》、《晉書》、《資治通鑒》、《漢晉春秋》之類比較貼近真實歷史的書籍,《三國演義》是小說,里面有大量編纂虛構的內容,不適合做歷史研究。” 我知道,但我接觸的英雄好漢是從小說里走出來的,不是真正的歷史人物……李裕略顯尷尬的撓撓頭: “我打算把這里改成漢服主題民宿,研究一下《三國演義》,以后訂購漢服就有參考了,住客也能自由選擇想cos的人物。” 跟文化人聊天就是費勁,得絞盡腦汁才能搪塞過去。 不像孫發財張國安這類憨憨,隨便編個理由就可以糊弄,完全不用考慮合理性和邏輯性。 漢服主題民宿? 周若桐眼前一亮: “這個想法不錯,說不定民宿能直接火出圈呢。” 她見李裕又開始翻書查資料,忍不住說道: “你別整理這些了,回頭我幫你找一份演義向的英雄人物資料吧。” 李裕好奇的問道: “從哪找?百度文庫嗎?” 剛剛他搜索著看了,甚至還特意開了個會員,但總結得不夠好,尤其是賈詡想要的勢力派系劃分,幾乎沒提。 所以他這才準備自己動手操作,反正賈詡沒催,就當重溫三國了。 周若桐拉著一張椅子坐下來: “不是網上,是我大伯自己整理的。” 周若桐的大伯名叫周秉善,是國內著名的漢朝研究專家。 當年央視版《三國演義》熱播時,年紀尚輕的周秉善入戲很深,覺得蜀漢那群理想主義者的失敗太悲壯,所以就花大量時間研究《三國演義》,整理出了一份三國名人譜,試圖找到能幫到蜀漢勢力的英雄人物。 資料中的每個人物,都做了勢力和歸屬劃分,甚至還有周秉善自己的分析。 比如某武將正直,可以用大義爭取。 某太守喜好名祿,可以用高官厚祿拉攏。 某謀士最在乎家人,可以從這方面套關系。 時過境遷,當年的熱血青年已經年過五十,成了腦門锃亮的漢史教授,但他整理的那份資料,卻一直在書房里放著。 周若桐喜歡看書,周秉善的藏書基本上都看過,自然也包括那份資料。 見李裕忙著做同樣的事情,她瞬間就想到了大伯整理好的那份。 李裕沒想到還有這種好事兒。 剛擼起袖子準備干,就結束了,認識文化人果然有好處啊。 他站起來,倒了杯剛泡好的正山小種,雙手遞向周若桐: “那你可真幫了我的大忙,多謝你周姑娘。” “喊我若桐就行,不用客氣。” 周若桐接過茶杯抿了一口,主動聊起了三國演義中的人物。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