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功在無形-《金錢玩家》
第(1/3)頁
又是一日早上。
冼耀文和羅鷹世站在中華制衣的地皮上,冼耀文指著即將蓋第一棟車間樓地皮對羅鷹世說著自己的要求。
“羅大哥,一臺電動縫紉機的占地面積,加上工人的活動面積、過道、物料擺放,平均一個工人需要60呎,一層必須塞得下500個工人,就是3萬呎;車間外的過道寬度不能低于20英尺(1米≈3.3英尺)。
車間只要蓋四層,但要做好加蓋一層的預留,一個車間樓滿負荷就是2500人,我希望當人員一起撤離的時候可以有效進行分流,每條樓梯只需承擔850人,且要最大可能防止踩踏事件發生。
我的要求只有這些,其他的就讓專業的人進行設計。”
羅鷹世在聽的時候,手里一邊在紙上畫著草圖和參數,等冼耀文說完,他計算了一下,然后驚呼道:“耀文,你是打算開工廠還是開善堂?按你說的做預算,你的蓋樓成本要比一般的工廠大廈貴三成以上。”
“工人的命也是命,我請她們回來是干活,不是讓她們送命,蓋廠房是一次性的投資,貴點就貴點啦,我不想有一天工人家屬來工廠里燒紙祭拜。”
羅鷹世豎起大拇指,“仁義。”
“羅大哥,你不用夸我,只要你做報價的時候對小弟仁義一點就好。”
“我一定給你一個最仁義的報價。”羅鷹世大笑道:“還有什么要求要補充嗎?如果沒有,我讓施工員和設計師來勘察場地,盡早動工,盡早建成讓你開業。”
“羅大哥見過小孩子玩的滑梯吧?”
“見過。”
“那就好。”冼耀文從羅鷹世手里拿過筆,在草圖上畫了幾筆,“我希望每一層過道的護欄上開個口子,安一道門,在口子的兩邊再安幾個牢固的掛鉤,這樣一來,貨不用從樓梯搬上搬下,直接掛一條長帆布從樓上滑到樓下就行。”
羅鷹世點頭贊道:“這個想法好,你可以少養幾個搬運工。”
“兩棟車間樓,一棟辦公樓,一間用來過渡的食堂,還有把我的地皮圍起來的圍墻,羅大哥覺得最快多久能完工?”
“辦公樓規模呢?”
“跟我家里差不多大就行了,主要是樓前的綠化要花點心思,將來有客戶過來也能體面點。”
“綠化要一起完工?”
“可以分期,我只要車間樓蓋得又快又好,能讓我早點開工,其他的都可以將就,哪怕讓我露天辦公一段時間也行。”
羅鷹世陷入思考良久后才說道:“我盡量趕進度,爭取三個月給你交付一棟車間樓,第二棟要延后一個月。”
冼耀文撫了撫下巴,“有點慢,不能再快了?”
“耀文,真快不了,三個月已經很趕了,再快我沒辦法保證工程質量。”
“好吧,看來只能麻煩羅大哥先幫我搭出一個簡易車間,工人不可能每個都是熟手,學徒工是必須招的,我要給她們充足的練習時間,不可能等到車間樓蓋好再招人。”
“第一批你打算招多少人?”
“200個。”
“人不多,你要求不高的話,一個星期就能幫你蓋好。”羅鷹世合計了一下說道。
“沒什么要求,只要安全,條件艱苦一點也沒事。”
“這就簡單了,我可以打包票。”
兩人在地皮上合計了半天時間,羅鷹世給出一個大概120萬元的預算,并直白地告訴冼耀文,這筆生意他不圖賺大錢,只想做出一個工程樣本,并沒有加多少利潤。
在感謝之余,冼耀文也增添了一分緊迫感,真是花錢如流水,一毛錢沒掙著,毛200萬就要流走了,他離身無分文只隔了半條街啊。
不過,緊迫歸緊迫,千頭萬緒的事情還是要做細致。
回絕了羅鷹世一起吃飯的邀請,冼耀文隨便吃了點東西,帶著戚龍雀去了中華廠商聯合會,拿了一份入會申請表,順帶要了最近兩年的會刊《廠商月刊》,買了兩本《中華廠商出品指南》。
拿到東西,冼耀文立刻回家埋頭研究。
《中華廠商出品指南》是1936年發行的香港工廠目錄類的書籍,當時香港稍有規模的工廠都能在書里找到簡略的介紹,廠名、廠址、出品的產品、原料來源、員工人數都有,冼耀文快速翻閱,把介紹紡織行業企業的書頁撕下放在一邊。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常市|
永川市|
东海县|
连山|
龙山县|
平凉市|
宁陕县|
称多县|
繁峙县|
宣城市|
南漳县|
平远县|
若尔盖县|
那曲县|
图片|
嘉善县|
长丰县|
兴国县|
通城县|
龙泉市|
屯门区|
封丘县|
星子县|
青浦区|
乌审旗|
稷山县|
黔南|
天长市|
黔江区|
定西市|
微山县|
东方市|
昌图县|
贡嘎县|
乐东|
柏乡县|
开化县|
林州市|
鹤山市|
河东区|
云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