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話分兩頭。
在十八黨下面有一個私會黨組織叫十三太保,這是該私會黨對外的名號,在內部,他們喜歡自稱十三幺,皆因成立初始主要的成員都喜歡打麻將,他們在一家麻將館相識,又因共同的洪門崇拜而相知。
某一天,哥幾個又聚在一起打麻將,一邊打一邊商討之前提起的自組私會黨事宜,正談到私會黨該取個什么名時,其中一人借了未來三十年的運氣,坐莊時摸了一副十三幺,十四張牌打出一張,十三幺聽十三張,而且他的下家摸了張牌之后,打出一張東風。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東風即來水到渠成,十三幺之名就這么定下了,而且去十八黨拜碼頭,討正式的洪門字號,拿到的字是“木立斗世”中的斗字,按南洋洪門一貫的習俗,自然要拆字。
斗,左邊能分出一個“三”,右邊分出一個“十”,這倆數字一出,十三幺眾人可開心壞了,真是老天爺保佑,鄭王爺保佑,他們就注定用十三幺之名。
就這么十三幺成立了,干的事與其他私會黨沒什么兩樣,主要圍繞黃賭毒,捎帶手干點搶錫米的勾當。
一開始,大家都是有志青年,也講兄弟義氣,大塊吃肉,大碗喝酒,大秤分金,講的是“只要你是十三幺的一員,我就愿意在火拼時為你擋巴冷刀”,只不過時間一久,你有了七姨太,我有了八相好,伱三兒四女,我個個帶把,都有了自己的小家,自己人的定義發生了變化。
漸漸,十三幺追趕上先行者的腳步,也成了一面招牌,在它下面出現不少分支,三七廿一就是其中一支。
三七廿一的事頭是當初十三幺的十三事頭之一,外號幺雞,得此名是因為此人聽牌時喜歡單吊幺雞,且平生還有另一大愛好玩女人,襠中之鳥少有空閑。
幺雞之名已經有年頭沒人叫,現在大家都叫他佘爺。
打麻將、玩女人之外,佘爺還好吃豆腐,特別是豆腐街的豆腐西施阿珍做的釀豆腐。
冼耀文兩人到豆腐街的大排檔時,佘爺已經在阿珍的攤檔上吃釀豆腐。
說到釀豆腐,其實沒什么特別,就是在切成四方塊的豆腐中間塞一點餡,然后在鍋里燜熟即可出鍋食用,想吃不同的口味可以塞不同的餡。
佘爺吃的釀豆腐里塞了一種與眾不同的餡,紫河車,在黑街一個叫“后山”的地方拿的,那里盛產紫河車,成片成片的,根本吃不完。
佘爺夾一塊豆腐在嘴里細嚼慢咽,待吃完端起桌上的酒杯往嘴里送上一口肉冰燒,俄而,一聲暢快發出,佘爺抹了抹嘴,轉頭對身邊人說道:“鴨子,阿鵬最近在做什么?”
叫鴨子的男人回道:“佘爺,阿鵬又盯上了一只肥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