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鐘林已經將人事科從中華制衣獨立出來,掛了HK咨詢的牌子,辦公室就在傳銷公司樓上,并占了底樓的門面。
無論是戰略咨詢、審計、稅務及法律等服務,都不是輕易能上手的,HK咨詢剛剛掛牌,跑去其他公司說要給人家提供戰略咨詢、制定公司發展路線,人家不拿笤帚趕人材怪。
沒有知名人物坐鎮,HK咨詢只能從小處入手,這不底樓的門面開了一家職業介紹所,做的是給人介紹工作的買賣。
業務流程很簡單,先去外面搜集各種招聘信息,手里握著一些崗位需求,然后坐等求職者自己撞上門來,交10港幣的介紹費,工作人員會親切地詢問求職者會什么,并按照求職者擅長的給出一條信息,某某茶餐廳缺一個洗碗的,求職者屁顛屁顛過去見工。
若是一次成功,一單生意完成,若是不成功,求職者可以回來再拿一條信息,再次去新地方見工。
一般來說,第二次的崗位會比第一次的差,如果還有第三次,那就更差,活重薪水低,是個人都要。三次還沒成功,多數求職者自己會害臊,不好意思再找上門,單子就算不完美地結束,遇到難纏的,視情況繼續給信息或退錢。
說白了,職介所賺的就是信息費。
冼耀文到的時候,職介所外面站著不少人,有單人,也有兩三個人一起,站邊上聽了幾耳朵,他就聽到小聰明勁在沸騰——三個人湊錢,一個人去拿信息,三個人一起去見工。
會心一笑,往店里瞅了一眼,沖里面在指導工作人員的鐘林招了招手。
鐘林看見招呼,來到冼耀文身前,“先生。”
“老鐘,生意還好嗎?”
“包了幾個新廠的招工,生意還不錯,就是要給五至七塊不等的回扣,賺得不多。”
“群招的單子好做,有三港幣的賺頭也不少了。賺錢是其次,重要的是鍛煉隊伍,把HK的名聲打出去。”
鐘林點了點頭,“我在幾個寮屋區和油麻地火車站都設了點,還找了變戲法賣藝的,讓他們幫忙打廣告。”
冼耀文樂道:“你這主意不錯,還可以讓人跑一跑廉價旅館、籠屋,住在那里的人都有一點來錢的門道,卻又不怎么穩定,正是我們最匹配的客戶。”
鐘林蹙眉道:“先生,那兩個地方住著不少吃手藝飯的,這種人介紹出去,容易砸我們招牌。”
“你沒說錯,只是擔心過度,偷慣了的人,有幾個能從良老老實實靠賣力氣賺錢,遇到的概率還是低的。不過呢,一些容易接觸財物的崗位,還是多留一個心眼,是個賊就比一般人精明,怕只怕他們放長線釣大魚,也玩一手打入內部的計謀,出了事我們的責任就大了。”
“我會小心。”
“《求職報》準備得怎么樣了?”
“已經定好15號發行第一期報紙,那天是黃道吉日,討個吉利。”
“樣刊呢,定下了?”
“定下了。”鐘林點頭道:“所有刊登的招聘信息都和用人單位打過招呼,不會出現過期的情況。”
“嗯。”冼耀文頷首,“只有招聘信息太過單調,招一兩個初級編輯,讓他們學習美國雜志《讀者文摘》里勵志故事的精髓,編立足于香港的勵志故事。
在工廠里努力工作五六年,受到老板的肯定升到了主管,升職加薪又收獲愛情;在茶餐廳勤勤懇懇洗碗三年,被老板的女兒看上,不但繼承了岳父的茶餐廳,還在這基礎上開了兩家分店。
總之,文章的核心思想是勤勞肯干,不耍滑頭,一定能迎來幸福。文章的版面不用太多,每一期半版就好了,正好用來給求職者等車、等待見工時消磨時間。
啊,第一期已經定下就算了,從第二期開始。”
鐘林稍稍猶豫后,說道:“編輯放在哪邊?”
“你這邊,十三幺那邊除了印刷和發行,不用牽扯太深。”
“好的。”
“我讓你找的人有眉目了嗎?”
“只在吊頸嶺打聽到兩個河南人做過檔發,但做過的時間不長,當老師傅都不夠資格,更別說當廠長。”
冼耀文擺了擺手,“找不到就算了,只能花點錢下單去國外找。你聯系一下幾大咨詢公司,比較一下哪家在法國的業務開展得比較好,我要的人在法國比較容易找到。改天拿份協議給我簽,算是我給HK下了一單。”
“收費標準怎么定?”鐘林小心翼翼地問道。
冼耀文輕笑道:“抄作業。”
“明白。”
與鐘林聊完,冼耀文上樓進了傳銷公司的辦公室。
林醒良見到他,就把他請到收音機邊上,“先生,等下會播一個廣告,你聽了就明白。”
冼耀文聞言,立馬就明白好運來有競爭對手了。
凝神傾聽,廣播里的節目主持人沒一會兒就講完故事,切入了廣告環節。
“穿金得利,交好運,金得利襯衣,成功男人的標配。金得利,派好運,金得利襯衣舉行優惠大酬賓,買兩件送一件,數量有限,先到先得。”
廣告一結束,不等冼耀文發問,林醒良便說道:“廣告從昨天開始,之前一點風聲都沒有,昨天我聯系不到先生。”
冼耀文輕輕頷首,“我在天上。哪家?”
林醒良寒著臉說道:“長江布業旗下的長江制衣。”
“周家?”冼耀文撫著下巴,笑道:“真有意思,周懋臣一把年紀活到狗肚子身上了,不打一聲招呼,合作伙伴變競爭對手,沒規矩了啊。”
“先生,可能不是周懋臣,7號的報紙上有一篇文章說周懋臣病了,已經在醫院住了五六天。”
“報紙。”
林醒良一溜煙的功夫為冼耀文取來報紙。
冼耀文拿過報紙,將文章逐字逐句看了一遍,內容和林醒良說得差不離,但文章沒配圖,字眼也不夠堅定,不像報道,更像是一篇八卦文。
將報紙遞回給林醒良,冼耀文撂下一句“一個小時后回來”,人匆匆離開。
半個小時后,黃大仙祠嗇色園牌坊邊上,齊瑋文站到冼耀文身側。
“兩件事,第一件,我想知道周懋臣真病假病,第二件,周懋臣為什么會病,是不是因為周家兄弟爭家產。”
“周孝桓出了名的敗家子,他會是周孝赟的對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