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四百五十四章、迪拜風云-《金錢玩家》


    第(1/3)頁

     book chapter list       南宋有一本書《文昌雜錄》,在書中記載了宋代已經開始嘗試人工養殖珍珠,可惜并沒有詳細記錄養殖工藝。

      明代不著名詩人伍載喬寫了一首詩“春水龍湖水漲天,家家樓閣柳吹綿。菱秧未插魚秧小,種出明珠顆顆圓”,描述了當時浙江湖州農家養殖珍珠的場景。

      19世紀中期,英國人海格和美國人麥嘉湖到湖州實地考察,并在論文中詳實記載了珍珠養殖的工藝:“先用珍珠母制成的小鏟子將貝殼輕輕打開……把異物放在竹棒的分叉點,連續不斷地引入蚌體內……先將肌肉部份清除,然后用鋒利的刀子將珍珠剖出。”

      根據兩人的調查,該方法由南宋湖州人士葉金揚發明,人們還建了一座寺廟紀念他,并奉他為珍珠養殖的祖師。

      葉金揚的人工珍珠養殖工藝在19世紀中還算先進,蝎子拉屎獨一份,只是很可惜,東洋冒出了屎殼郎,一個叫御木本幸吉的人研究了中國的古籍,掌握了葉金揚的工藝,并在此工藝基礎上不斷研究,在1907年有所突破,并最終在1928年掌握了真圓珍珠的生成技術,即后世的種珍珠技術。

      御木本幸吉手握真圓珍珠養殖方法的專利技術權,向全世界進行技術推廣,鑒于此,他被人稱為珍珠養殖之父,國際上公認淡水養殖珍珠起源于東洋。

      一種新技術的誕生本來是可喜可賀之事,但有新人笑,自然就有舊人哭,數百年來,世界上最好的珍珠都是在阿拉伯灣的水域發現,后來屬于阿聯酋的絕大多數阿拉伯富豪家族靠珍珠發財,也有不少貧民靠采集牡蠣過活。

      1928年,阿聯酋人在遭遇大蕭條席卷之余,又迎來了東洋人的一記重拳,人工珍珠的質量雖不好,卻勝在便宜,對波斯灣南岸的海水天然珍珠的銷售造成極大沖擊,許多當地的阿拉伯人只能退回到傳統的漁業與椰棗業為生。

      真主安拉是仁慈的,關上一扇門的同時,會給人開一個狗洞,有的大,有的小。

      1908年,伊朗發現石油;1932年,巴林發現石油;1938年,科威特和沙特發現石油。石油的開采,讓整個波斯灣南岸的各個小酋長國在蕭條中看見了后珍珠時代的希望。

      1935年,阿布扎比與英國-波斯石油公司簽訂石油特許權,但直到現在還沒有找到石油,迪拜的情況更差一點,至今還沒有人進行石油勘探。

      十九世紀中葉,阿布扎比地區的巴尼亞斯部落誕生了一位影響非常深遠的部落首領,他的名字叫扎伊德一世,他大約出生于1830年,于1855年被推舉為部落酋長。

      在他擔任酋長前的幾十年,巴尼亞斯部落內部頻繁發生政變與反政變,伴隨著殘酷的政治斗爭,于1833年,巴尼亞斯部落內的一個小部落帶領約八百名成員遠離紛爭,來到迪拜的地界,這便是迪拜酋長國的開端。

      在扎伊德一世的勵精圖治下,他西戰卡塔爾,東戰阿曼,并且通過聯姻的方式,獲取了buraimi綠洲的部分地區,之后這些地區形成了如今阿萊茵。在十九世紀末,阿布扎比已經成為波斯灣南岸擁有采珠船數量最多的部落,扎伊德一世也被認為是本地區最具權力的酋長。

      1909年,在位長達54年的扎伊德一世去世,他在位時間長,雄才偉略,開創了阿布扎比盛世,但因為他的子嗣眾多,為之后的權力斗爭埋下了伏筆。

      扎伊德一世的大兒子哈利法在母親的勸阻下,放棄繼承酋長之位,第二順位繼承人二兒子塔赫農掉坑,當了三年酋長,掛了。

      接著是幸運兒五兒子哈姆丹繼位,在位十年,于1922年非正常死亡,輸出“非正常”的蘇丹繼位;蘇丹在位四年,他哥哥薩克爾依樣畫瓢,也獻給他非正常死亡;薩克爾在位兩年,后來者帶著非正常策馬奔騰來了……

      此時近二十年的權力斗爭已經讓整個巴尼亞斯部落人心惶惶,最后還是最早放棄繼承哈利法站了出來,暫時控制住阿布扎比皇宮“alhosn宮殿”,并將在外流亡的蘇丹之子沙赫布特接了回來繼承酋長之位。

      在蘇丹謀朝篡位期間,哈姆丹的女兒拉蒂法逃亡至她母親的故鄉迪拜,并于1940年嫁給了迪拜的王儲拉希德。

      理一理關系,沙赫布特是拉蒂法堂哥,但沙赫布特的父親蘇丹干掉了拉蒂法的父親哈姆丹,即沙赫布特是拉蒂法的殺父仇人之子,因為這層關系,可想而知迪拜和阿布扎比之間的關系不會好,事實上兩地邊境時有摩擦。

      1950年的迪拜,通過四舍五入的五入,人口堪堪兩萬,沒有高樓大廈,也沒有國際機場,定居點集中在迪拜河沿岸一小片區域,名副其實的小漁村。

      十九世紀時,波斯灣最繁華的轉口港是伊朗的倫格港,占據著樞紐地位,然而,在1903年的某天,只懂花錢不懂掙錢的穆扎法爾丁·沙想再進行一次歐洲豪華之旅,可去國庫、內庫轉了一圈,只見到耗子,沒見著半毛錢,掃興之余,他腦子一轉,計上心來。

      那遙遠的東方大國有一句古話,朝廷缺錢,要么苦一苦百姓,要么宰一宰商人,我穆扎法爾丁·沙一代明君,絕不沽名學病夫,豈能苦了治下之民,我要內圣外王,提高倫格港轉口商品的關稅,錢不就來了么,海外友人莫慌,最高只是400,不多,不多。

      海外友人集體回復:“去你大爺!”

      穆扎法爾丁·沙要做明君,名為酋長,實為小漁村村長、拉希德的爺爺馬克圖姆一瞅這不是機會么,掐指一算,自個的仲父愛德華七世生日快到了,連忙吩咐自家老婆子準備供桌,發動迪拜村的所有村民朝倫敦方向跪拜,合唱祝壽歌,然后照相機咔嚓一張,洗出來寄去了倫敦。

      經過一番爭取和操作,大量阿拉伯和伊朗商人從倫格港遷移至迪拜,為迪拜成長為海灣地區經濟支柱創造良機,而迪拜的商人和富豪家族也通過漁業和珍珠業完成了財富的原始積累。

      短短幾年時間,迪拜漸次成為區域貿易的中轉中心,聰明的馬克圖姆通過降低進出口稅、賣官等一系列商業操作不斷吸引商貿活動。

      1904年,迪拜議會通過了取消原本5的關稅,宣布迪拜港口免稅且無管制,此舉為迪拜港口吸引了更多國家的貿易往來。

      迪拜港口紅紅火火,的確給迪拜帶來不少實惠,迪拜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但怎么說呢,迪拜只是從原來的赤貧進步到跟溫飽線躲貓貓,一會兒躲上面,一會兒藏下面,挺會玩,十里八村罕有敵手。

      1928年,東洋人遠赴重洋過來挑戰,雞賊地在溫飽線上堆滿了珍珠,這下迪拜人只能躲在下面,那叫一逮一個準。

      港口一時指望不上,珍珠又沒得玩了,從馬克圖姆手里接過位子的賽義德,也就是拉希德的父親,另辟蹊徑為迪拜找到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將迪拜建設成為一個向印度商人合法走私黃金的市場。

      就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之下,科塔里的父親坦塔維在迪拜從一位珍珠貿易商成為迪拜的父母官,然后又成為黃金商人,科塔里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將家族的黃金生意擴張到非洲,在黃金海岸建立供貨源頭,這才有了他和冼耀文的不打不相識。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都县| 云南省| 三亚市| 长白| 石城县| 长宁县| 达州市| 佛冈县| 肥城市| 静安区| 唐海县| 大庆市| 黄骅市| 清徐县| 哈巴河县| 车致| 万山特区| 临沂市| 汤原县| 报价| 读书| 景德镇市| 乌鲁木齐县| 平乐县| 天镇县| 娄底市| 玛纳斯县| 花莲县| 隆安县| 邢台县| 汝南县| 三都| 保靖县| 延长县| 凤阳县| 冕宁县| 镇原县| 安溪县| 疏附县| 磐安县| 海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