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冼耀文正欲上樓,身后傳來了別扭的粵語?;仡^望去,是一個高高瘦瘦的西方帥氣青年,他站定等著對方。
西方青年來到近前,看清他的臉,露出一絲喜色,改用英語說道:“上帝,太好了,先生,你能說英語嗎?”
“當然?!?br>
“先生,我是邁克爾·羅格,請問你是否認識這里的主人?”
“亞當,我就是這里的主人,你有什么事?”
“太好了,太好了?!边~克爾·羅格興奮地說道:“亞當,我聽說你這里傍晚的時候會有很多人聽廣播,我想在這里拍幾個鏡頭?!?br>
“你是荷蘭電影公司的攝影師?”
邁克爾·羅格的身高,以及帶有爪哇腔的英語,讓冼耀文判斷對方是在印尼長期生活過的荷蘭佬,也許就在印尼出生。
“不,我不是專業攝影師,只是攝影愛好者,我在國家商業銀行工作。”
“我這邊沒問題,你可以隨時過來拍攝?!?br>
“謝謝,我幾天后過來拍攝,亞當,圣誕快樂。”
“圣誕快樂,邁克爾?!?br>
互相祝福后,冼耀文上樓,在腦海中搜索了邁克爾·羅格這個名字,非常陌生,他不記得荷蘭有這么一位攝影師或導演,或許應該說他對荷蘭的電影了解并不多,叫不上幾個名字。
反而前冼耀文知道一位尤里斯·伊文思,這位導演十幾年前來中國拍攝了記錄片《四萬萬人民》,報紙上報道過一陣,在內地有一定的知名度。
上到三樓,看見王霞麗站在樓道里,趴著窗沿看著六號樓的方向,臉上充滿向往。
“阿麗?!?br>
王霞麗聽到喊聲,蹦蹦跳跳來到冼耀文身前,“先生。”
“星期天不回去?”
“回去沒意思?!蓖跸见愢僮斓溃骸敖憬闶裁磿r候才回來,我一個人好悶?!?br>
“平時也沒見你經常和你姐姐在一塊,是想你姐姐,還是想零花錢?”
“都想?!毙⊙绢^誠實地說道,繼而一臉希冀地看著冼耀文。
冼耀文呵呵一笑,將手伸進口袋,掏出幾張十元面額的紙幣拍在小丫頭已然展開的手心,“錢除了買吃的還有其他很多用途,不要都吃進嘴里,今天百貨公司有促銷,去逛逛,小件你自己付錢,大件掛賬上,讓百貨公司送家里來。”
小丫頭笑嘻嘻地把錢收起來,嘴里問道:“我能用車嗎?”
“車你就別想了,自己叫黃包車?!辟脑谛⊙绢^的頭上拍了拍,走上了樓梯。
小丫頭是顯眼包,也愛出風頭,以前家里的車隨便她用,經常在學校招搖,被王霞敏知道后狠狠教訓了一頓,并剝奪了小丫頭的用車權利。
上到天臺,讓戚龍雀放假。
戚龍雀已經相過親,跟一個制衣女工李娟娟對上眼,基本上認準了,冼耀文把李娟娟安排進了中華制衣,這樣李娟娟周末休息,兩人可以趁著周末談戀愛。
煮水泡茶,往六號樓天臺瞄一眼,一群少男少女玩得正嗨,有人彈奏,有人唱爵士,其他人踩著音樂節拍翩翩起舞。
仔細看一眼,人種挺雜,黃白棕都有,冼玉珍的同學關系處得不錯。
周末的白天在看書中度過,晚上去海邊夜釣倆小時。
周一。
吃過早點,拿出科塔里寫給他的信,讀完,提煉出三件事:
一,科塔里對“神廟借金”有興趣,相約哪天碰頭談一談具體方案。
二,科塔里代迪拜王儲拉希德給他發出赴迪拜商業考察的邀請,科塔里在信中說只要他過去投資,什么都有的談,誠意滿滿。
三,與二有關聯,拜托他邀請一些商人一同過去,不嫌商人小,三五萬也叫投資,迪拜一律歡迎。
將信放在一邊,他從成摞的報紙堆里抽出《印度報》閱讀起來。
報紙一看就是幾個小時,印度此時的社會面貌被他從散亂的信息中一點一滴拼湊起來。
從種種跡象表明,印度要走計劃經濟框架下的私人經濟與國家資本主義相結合的道路,主體是蘇聯那一套,卻又保持自己的特色,對私有經濟高度容忍。
之所以如此,大概和國大黨崛起方式有關系。甘地和尼赫魯能領導國大黨取得民族獨立運動的成功,多得益于印度最富有的比拉爾家族的大力資助,據說數額差不多是當下的1億盧比,逾2000萬美元。
比拉爾家族資助國大黨,自然有自己的利益訴求,或許此時印度的經濟模式就是國大黨和比拉爾家族妥協的產物。
就冼耀文的記憶,比拉爾家族后期的發展很拉胯,完美避開不少風口,但比拉爾財團依然興盛到下個世紀,是印度的三大財團之一,僅排在信實集團和塔塔集團之后。
信息和記憶一結合,大抵可以猜測一下比拉爾家族將借著同國大黨的良好關系,家族產業進入發展的快車道,家族資產急速膨脹,為將來的不作為而不倒打下堅實基礎。
靠賣鴉片和販賣軍火起家的塔塔家族已經存在,且早在八十年前就完成了由黑變白的轉型,塔塔家族能見光的白色生意創建人賈姆謝特吉先是進入紡織業,然后因為一次歐洲之旅被高級酒店拒之門外,憤而回孟買建了一個世界級的酒店——泰姬陵酒店。
然后,賈姆謝特吉進入官方辭令所描述的思考印度經濟富強之路的圣人時期,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究,他認為,要實現印度工業化必須依靠鋼鐵、電力和科學技術。
為此,年事已高的賈姆謝特吉四處奔波,著手籌建鋼鐵廠,不幸薨于德國。
賈姆謝特吉的繼承者們倒是挺給力,塔塔鋼鐵、塔塔水力發電先后建立,在鋼鐵和電力領域獲得了重大的話語權,凡是在印度玩工業幾乎都要仰塔塔家族的鼻息。
印度工業化路漫漫,塔塔工業化卻是高唱凱歌。
至于信實集團,影都還沒有,如果沒記錯,安巴尼家族的創始人德魯拜·安巴尼這會正在亞丁當打工仔賣石油。
德魯拜·安巴尼還是挺勵志的,一個吠舍居然能在高種姓林立的印度生生殺出一條血路,算是給印度的低種姓打了個樣,可惜在他之后沒出現第二個如他般傳奇的低種姓。
猶記得當年在孟買逛街時被安巴尼家的房子擋住了陽光,這仇要報,安巴尼家族還是別崛起了,在街頭做個快樂的小販,賣人們欲罷不能的美食脆脆球比較符合安巴尼家族的膚色。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