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二十五章 金色提香-《讀畫記》

    有“金色提香”之稱的威尼斯畫家提香·韋切利奧(tizianovecelli或tizianovecellio),約1488/1490年生于意大利東北部山區的卡多列。9歲時提香來到威尼斯,從此扎根與此。提香非常喜歡威尼斯,他有生之年長期生活在這里,在威尼斯他創作了大量的作品,成為威尼斯畫派的代表人物之一。1576年8月27日卒于威尼斯。提香引領威尼斯畫壇六十多年,他是意大利文藝復興落幕前最后的輝煌。

    威尼斯因為遠離意大利本土偏安一隅,所以文藝復興運動要比佛羅倫薩和羅馬晚一些。威尼斯遠離大陸的同時也遠離了教會的控制,城市的對外貿易和對外交流頻繁,這些對外交流讓威尼斯更加繁榮、富有、祥和自由,威尼斯充滿享樂主義的世俗氣息。

    這些因素促使威尼斯的藝術更自由,外來文化影響著威尼斯藝術家的藝術風格。富足的生活讓威尼斯人更加注重藝術題材表現的多樣性,世俗題材作品特別是大自然的風景被融入到繪畫作品的創作中。威尼斯畫派的代表作有喬爾喬內的《暴風雨》、與提香合作的《沉睡的維納斯》,提香的《田園合奏》、《酒神巴克斯和阿利亞德涅》和《天上與人間之愛》,丁托列托《圣喬治大戰惡龍》等作品。

    由于威尼斯特殊的地理位置,空氣潮濕不利于濕壁畫的保存,促使布面油畫在威尼斯更好的發展起來,布面油畫不同于濕壁畫和木版畫,非常適合表現色彩細膩的層次和飽滿的色調,這也促使威尼斯畫派的畫家更擅長于表現色彩,色彩更加明快、華麗。

    提香繼承和發揚了老師喬凡尼.貝里尼和師兄喬爾喬內的威尼斯派的畫風,用豐富的色彩表現繪畫主題。提香的繪畫主題在宗教與神話故事間穿梭,提香的作品構圖靈活,色彩明亮而又有層次,色彩的表現力自由而又奔放。

    提香的作品注重色彩的層次與光影的表現,這與米開朗基羅為代表的注重明暗素描關系的“素描派”有著明顯的區別。回顧提香的一生可以把他的創作分為早、中和晚期三個階段,但他的作品風格一直比較統一。

    10歲時提香與喬爾喬內相識,提香和喬爾喬內師出同門,他們都是貝里尼的學生。喬爾喬內作為威尼斯畫派的領軍人物在老師貝里尼的影響下,他大膽的繪畫主題,人物與大自然的風景融為一體的繪畫理念,豐富的色彩與光線統一的創作手法,在繪畫上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喬爾喬內的這種繪畫風格影響了提香早期(1510年~1520年間的作品為早期創作階段)的藝術創作,提香在自己的繪畫創作中越來越多的運用豐富的色彩渲染畫面,提香的繪畫技藝開始超越喬爾喬內。他這個時期的作品有《天上與人間之愛》、《圣母升天》和《維納斯的禮贊》等作品。

    提香的創作中期(1520年-1555年)的作品日漸成熟,他已經形成了自己的繪畫風格。提香以宗教為題材的作品,在畫面構圖上更加大膽,打破了以往畫面以圣母為中心的穩定構圖為創作基礎的慣例,作品的構圖的中心發生了偏移。如:《圣母、圣徒和佩薩羅家族》(1519-1526)在這幅作品中他把圣母瑪利亞放到了畫面的右側,使整個畫面的重心也移到了畫面的右側,其他人物集中畫面的左側,提香用橙色、金色、藍色和紅色等色彩很好的平衡了整個畫面,從而達到了完美的畫面效果。

    這個時期的提香已經不在用素描稿進行繪畫創作了,而是直接用色彩在畫布上進行勾勒、上色,他用不同的色彩技法表現出不同物體的質感,每一個人物和每一個場景都能達到色彩和光線的和諧統一,豐富而又明快的色彩讓畫面更加生動。

    色彩是人們認識美的最基本的方式,明快而又豐富的色彩能夠吸引人們的注意力。這個時期的提香在色彩上明快而富有層次,他駕馭色彩的能力已經非常嫻熟了。提香在這一時期創作了很多女性題材和塑造維納斯形象的作品,這些作品有《維納斯和丘比特,狗和鵪鶉》(1550年)、《烏爾比諾的維納斯》(1534年)、《照鏡子的維納斯》(1553-1554年)、《維納斯和阿多尼斯》、《抹大拉》和《花神芙羅拉》等,其中《烏爾比諾的維納斯》最富盛名。

    提香用細膩的筆觸描繪女神維納斯,他筆下的維納斯身體豐腴、線條柔美,溫婉端莊。每一幅作品中的維納斯,提香都賦予她新的內涵。提香特別注意細節的描繪,他通過對細節的刻畫,呈現出維納斯的美。

    提香的維納斯與音樂的系列作品的構圖和這些作品中的維納斯的姿態和表現形式可以說是一模一樣,畫中維納斯和丘比特的位置基本保持不變,在繪畫風格上也沒有區別。《維納斯和丘比特與管風琴樂師》可以說是《風琴師、維納斯和一只小狗》、《在音樂中沉醉的維納斯》式樣的延續。

    提香的《維納斯和丘比特,狗和鵪鶉》(1550)從創作時間上看與《維納斯和丘比特與管風琴樂師》(1548年)、《風琴師、維納斯和一只小狗》和《在音樂中沉醉的維納斯》等作品要晚一些,但繪畫風格是一樣的。

    在《維納斯和丘比特,狗和鵪鶉》中側臥在床上的維納斯右手拿著一束玫瑰,丘比特在她的身旁,身邊的小桌子上有一個插滿玫瑰花的畫瓶。在維納斯的腳下是一只小狗和折斷的丘比特的箭,窗臺上站著一只鵪鶉,窗外的風景是樹和遠山。

    藝術史學家羅納·戈芬(ronagoffen)評價提香的作品《維納斯和丘比特,狗和鵪鶉》時,他在《提香的女性》(titian‘swomen)一書中寫到:“提香的維納斯不是觀眾的獵物而是他們的征服者。她已經用那些折斷的被遺棄在床腳的丘比特的箭征服了觀眾”[1]

    在《維納斯和丘比特與管風琴樂師》這幅作品中維納斯以同樣的姿勢側臥在床上,丘比特在她的身旁,畫中丘比特的頭與維納斯靠的很近,維納斯手中沒有玫瑰花,也沒有插有玫瑰花的花瓶,窗外的背景是一片帶著噴泉的田園風光。在畫面的左邊有一位回頭看著維納斯的管風琴師。

    提香畫了這一系列相同的維納斯側臥姿勢的作品。在這些作品中提香的維納斯側臥的姿勢、冷艷的表情,肉欲性感的身體與大自然的風景和諧的融為一體,征服了觀眾。與此同時也讓我們看到了提香的維納斯呈現出樣式主義、公式化的特征,雖然提香用色彩完美的表現了維納斯,但是這樣的作品也反映出程式化作品的弊端,同樣的姿勢和主題只是細節上的變化,雷同的畫面很容易讓人有種不斷復制畫面的感覺,畫面單調缺乏新鮮感,作品缺乏深度和技術的創新。

    晚年的提香畫法更加的自由,筆觸粗狂,色彩更加豐富富有變化。提香在自己晚年的作品中已經注意到黑色陰影中的色彩不是單一的黑色,而是隨著光線的變化而富有變化的,他在自己作品的黑色陰影中加入了其它色彩。這種畫法讓畫中的陰影部分更加有層次體現光影的效果。提香用色彩把畫面很好的統一在一起,使畫面達到了有效的平衡,色彩的光影的效果更有層次感。他這個時期的作品有《西班牙拯救了宗教》、《圣殤》和《謹慎統治時代的寓言》等。

    晚年的提香情感上有了一些變化,他的作品的色彩開始用暗色調來表現,《圣殤》和《謹慎統治時代的寓言》是最具有表性的作品。《圣殤》(1576年)是提香最后一幅作品同時也是為自己創作的作品。這幅作品描繪了拱形石龕前面坐著悲傷的圣母瑪利亞抱著垂死的基督,左邊是一只手伸向天空瑪德蘭娜,右邊是跪在地上的尼科德姆。石龕兩側還有兩座雕像,左側為莫西,右側為女預言家。

    畫面整體的色調灰暗,暗紅色的赭石色墻壁、瑪德蘭娜綠色的衣服、圣母瑪利亞藍色斗篷和尼科德姆紅色包裹布,提香用這幾種色彩進行搭配畫面形成了補色關系,使得畫面具有了豐富的色彩層次,烘托了畫面的氣氛。垂死的基督的羸弱的身軀、圣母瑪利亞悲傷的表情,讓作品更加充滿了壓抑的情緒和悲劇色彩。畫家用粗狂的筆觸表現拱形石龕,和它兩邊的大理石雕塑的不同的質感。在人物表現上,提香也用大筆觸表現人物的表情和服飾。這與他早期的用細膩的筆觸表現人物有所不同。

    提香作為威尼斯畫派的代表,他的內心充滿了對色彩的熱愛,他探索色彩的美感和色彩的奧妙,用他的畫筆展現色彩的明快和色彩的內涵。他的油畫作品的色彩、人物的造型和筆觸的運用生動有力。提香的繪畫作品對魯本斯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魯本斯在西班牙期間臨摹了大量提香的作品,魯本斯學習了提香表現女性性感的畫法,使女性形象更加世俗化,肉欲性感。魯本斯的作品色彩絢麗,筆觸奔放,他成為巴洛克藝術的代表人物。

    提香的這種風格標志著威尼斯藝術被推到新的高度,這也影響了歐洲的繪畫發展方向。巴洛克藝術和后來的印象派繪畫的色彩技巧都深受其影響。威尼斯畫派的出現讓威尼斯的繪畫藝術走向輝煌,貝里尼、喬爾喬內、提香、委羅內塞和丁托列托這些威尼斯畫家讓文藝復興之花盛放的更加絢麗多彩,為文藝復興的落幕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1]ronagoffen,titian’swomen,newhaven:yaleuniversitypress,1997,p158-159.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博罗县| 云安县| 邢台县| 临澧县| 高碑店市| 信宜市| 读书| 沛县| 余庆县| 通州市| 鄱阳县| 共和县| 普安县| 二连浩特市| 博野县| 廉江市| 洛隆县| 攀枝花市| 青河县| 汉沽区| 梅河口市| 松潘县| 富宁县| 临潭县| 阳城县| 雅安市| 恩平市| 盖州市| 朝阳区| 伊宁市| 府谷县| 东海县| 右玉县| 日土县| 鹤庆县| 瑞金市| 中超| 区。| 西昌市| 醴陵市| 桃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