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和春困圍天京-《百年爭戰》
第(3/3)頁
彈盡糧絕,援退兵疲,鎮江早晚必失,吳如孝決意突圍回京,并將此意告知瓜洲守將覃熙章。12月27日子夜,吳如孝親率主力猛擊清軍高資防線,掩護虎頭山、磨盤山將士撤入鎮江。又令右六檢點汪體元率一部留守西門,牽制清軍,自率兩萬大軍,悄聲撤出。瓜洲守軍亦同時撤軍。
天明,和春收得空城,即刻追擊;張國梁聞,亦出龍潭,東西夾擊。俘殺副丞相張有意、檢點黃大文,太平軍大亂,幸得李秀成援軍趕至,吳如孝部得以撤至天京外圍休整。
鎮江克復,江寧將軍和春上疏:奴才自江南任事,先挫賊兇鋒,再斷其接濟,俾成釜底游魚。而節次大股來援,勢甚猖獗,無不相機迎剿,斬馘凈盡,用成克復之勢。
江北欽臣德興阿亦奏:瓜洲為南北咽喉,卡江鎖陰,自古稱為險要。粵匪踞守迄今五年,自琦善、托明阿視師以來,百計圍攻,不能覆其巢穴。奴才受任二年,未容其竄出一步,亦未容其出掠斗糧,今又乘其饑疲,一鼓而克。
咸豐帝喜,賞和春雙眼花翎、加太子少保,賜德興阿騎都尉世職。諭令二人南北對進,合攻金陵。
和春又疏:金陵周圍九十六里,雄厚高堅,甲于天下。洪逆踞為老巢,負固五載,其百戰悍賊,如楊秀清、韋昌輝等,雖已自相屠戮,而群兇精銳蟻聚尚多。就現兵數及賊情計之,既無仰攻之方,更無圍困之力。惟有步步為營,由東南而至西門,扼其要沖,斷其接濟,如鎮江之重扼高資,逐漸而進,攻剿方有把握。李逆秀成所部,自皖馳抵,分股由金柱關、小丹陽一帶往來抄掠。與皖南李逆世賢部聯絡呼應,聲言內犯溧水、高淳、東壩。我部唯有迅克秣陵,奪其所恃,則各路皆可無虞,我師亦可進攻雨花臺。
德興阿亦疏:現在江浦之賊,惟恃九洑洲賊巢盤踞江心,暗通金陵消息。奴才等現已整軍進剿,步步為營,斷其外援,絕其糧道,并移營浦口,與和春等函商剿辦。
咸豐帝允,諭令德興阿南攻江浦,和春北攻秣陵關,水師參將黃彬扼控江面,進剿九洑洲,兩江總督何桂清供給糧餉。
和春督率總兵傅振邦、虎坤元主攻秣陵關。又令張國梁偕總兵安泰、李若珠進逼明陵,以窺鐘山;再令張玉良、周天培、馮子材分駐姚坊門、仙鶴門,以為策應。
大兵壓城,李秀成不敢怠慢,親至秣陵關,調兵遣將,加固殷巷補給線,筑壘浚濠,堅固關外據點,欲做長久打算。
江北大營,德興阿、翁同書亦不懈怠,率兵進擊浦口。
翁同書曰:浦口距江浦縣城二十里,其間岡嶺相連。滿漢防兵向在浦口城北駐扎,其金湯門等處亦扎數營,與金陵儀風門外下關隔江相對,山后為東北沖衢,江浦之賊若由城北竄越黃悅嶺,便可北犯全椒,東擾六合。九洑洲賊軍,在江心蘆葦之中,與南岸下關、七里洲聯成一片,而大溜直趨南岸,水師非傍七里洲、下關,逆折而上,無由進攻。
德興阿道:由浦口緣江而攻,而別以重兵斷其西路,兼防其由黃悅嶺翻山而逸。
天京內城,秀全聞聽炮聲隆隆、殺聲四起,心亂肝顫,熬煎至極;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开化县|
阜新市|
天峨县|
屯留县|
聂拉木县|
修武县|
论坛|
平南县|
大洼县|
招远市|
斗六市|
郎溪县|
乐至县|
莫力|
定远县|
五华县|
察雅县|
页游|
登封市|
成都市|
临泽县|
清镇市|
哈密市|
河间市|
镶黄旗|
嘉黎县|
古浪县|
郁南县|
南乐县|
莱州市|
怀仁县|
旬邑县|
定结县|
德化县|
武鸣县|
文成县|
尼勒克县|
南充市|
南靖县|
林周县|
嘉荫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