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官文兩面三刀-《百年爭戰》
第(2/3)頁
古隆賢謂韋俊道:一觸即走,非兄戰力。
韋俊道:吾為誰戰?兄乃北奸,吾已非國宗;若無秀成拼死力保,吾之項上人頭,早已不翼而飛。
楊輔清接洪秀全軍令,東出婺源,攻擊周天受;西托景德鎮,擾襲劉于淳,往返奔波,相持不下。
李世賢接令,即刻率兵1000,于1858年11月1日,出蕪湖,擊鴉山。鄧紹良遣兵馳援,將李擊退。
李世賢牛刀小試,上奏洪秀全:寧蕪鄧紹良、鄭魁士妖勇,只一萬有五;鄧妖灣沚大營,兵僅千余,周邊鴉山、孤山壩、石硊、方村各營,合計六千。吾集兵三萬,分而割之,徹殲鄧妖。
李世賢用兵,鄧紹良驚詫,急疏:寧、蕪之域,設防之初,以宣城、南陵、涇縣、太平、蕪湖五縣之地要隘,三百余里,兵勇僅萬千七有奇,兵力本不為厚。近來,援浙之師六千雖經先后撥回,時值徽州、婺源、崇覺寺等處賊匪竄擾,又經臣張芾截留三千,以助攻剿。數月來,克復奎潭,擊退涇南賊匪,無非移緩就急,士卒早疲于奔命。
李續賓、都興阿分兵,曾國藩身在贛南,憂心忡忡,函告胡林翼:欲聽閣下執經守禮,則侍與彭楊、二李諸君,失所依倚。大軍入皖,設有為難之處,非潤公不能扶助而安全之也。鄂兵日增,而餉源日減,非潤公強起,恐終不濟。
胡林翼回函:兩疏丁憂終制,吾皇皆不應允,不可再三。官文暫署撫篆,帝或有意為之。圣聰鼎天,吾輩豈知內義。戰事若急,吾自即出,討賊則可,服官則不可。
曾國藩再函:唯今日受討賊之任者,不若地方官之確有憑借。然離土地、人民,而以奉使自效,則介而離山,碭而失水,亦恐不足發攄偉抱。湖北事勢,日以浩大,非先生強起,終恐敗壞。住署與否,接篆與否,均不甚關緊要。所爭在簡任新撫否耳!然以潤公之威望才氣,羽翼既成,亦非他人所能牽制。
國藩函罷,正自愁憂,李鴻章執弟子禮,求見。
國藩道:“若在江西無事,可來吾處。”
那廂,胡林翼再函李續賓:每克一城,中傷千人,攻堅為下策,已犯兵家之深忌。節宣、蓄養、提振,尤必以智計為先;長驅直入,逾進逾險;見好且收,來日方長。
李續賓接函,嗟嘆不已;為提士氣,縱兵搶劫。
同知丁銳義苦勸:勇丁有私獲,則無斗志矣!今久行軍疲,屢勝則驕。克城留屯,不足以為聲援;不留軍則后路空虛,且阻塞,必敗之道也。宜還桐城,合都軍攻安慶,則水路馬步相輔,名將精卒咸萃于百里之內,功必可成。
曾國華亦道:軍鋒不可頓,然兵無常勝,久戰必鈍;廬州一得,亟應暫歇。
續賓道:進兵三十二日,深四五百里,寇城壘望風潰破。都部攻安慶,非旬日期;欲出奇,壁廬州,蹈寇瑕。吾即發書湖北請益師,予兵五千,直搗三河,決勝廬州。
官文接求援文書,冷眼一觀,示之于眾,肅然無聲,忽又語道:李公兵進廬州,吾嘗急弗,且告分兵危殆,京師不知時勢,有失吾擔。然李公用兵如神,所向無前,今軍威已振,何攻不克,豈少我哉?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锡市|
红河县|
陇西县|
紫金县|
绥芬河市|
涟水县|
万载县|
濉溪县|
张家口市|
谷城县|
南雄市|
进贤县|
赣榆县|
怀柔区|
临夏县|
宜春市|
新民市|
东丽区|
新乐市|
吉木乃县|
石河子市|
蕉岭县|
鄂托克前旗|
大足县|
凤阳县|
新竹县|
景宁|
昌邑市|
石泉县|
肥东县|
丹巴县|
湟源县|
仙游县|
浪卡子县|
方山县|
册亨县|
南木林县|
宿迁市|
安化县|
和平县|
尖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