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眾樞臣唇槍舌戰(2)-《百年爭戰》
第(1/3)頁
第二百零五章 眾樞臣唇槍舌戰(2)
直隸總督李鴻章接旨,疏曰:是崇厚所定之約,行之雖有后患,若不允行,后患更亟。全權便宜行事之權,崇厚代國行之。若先允后翻,其曲在我。驟然翻盤,釁必由我起。
中俄接壤之處約萬余里,兵釁一開,防不勝防,其所要求恐僅照現議而不可得者。而英、德、法、倭等國,更會伺機而動。
鴻章奏罷,愈思愈惶,復致函總理衙門:俄皇想念兩國多年和好,方才同意議還伊犁;如我再議更改,則必定不會允許。再觀崇之約文,所稍吃虧者,僅伊犁南邊兩山之間一帶空地。若因此貿然與之決裂,深為可慮。懇請吾王大臣主持大計,勿為浮言所撼惑。
恭親王奕訢接函,謂軍機大臣沈桂芬道:與俄人之約既經議定,允則有害于彼,否則有害于此,瞻前顧后,進退兩難矣!
沈桂芬嘆曰:沈某鼠目寸光,所薦非賢,貽害國家,罪該萬死!
奕訢道:平心而論,與提籠架鳥、無所事事之紈绔子弟比,完顏崇厚實乃八旗之翹楚也,沈大人無須自責!
翰林院侍讀學士黃體芳無恭親王雅量,怒斥崇厚專擅誤國,不殺不足以解民恨。
山西巡撫曾國荃奏請誅殺崇厚,以謝國人。
司經局洗馬張之洞亦反崇約,憤而上言:俄人貪得無厭,此約不可許者十,崇厚允之可謂至謬至愚。若盡如此約,所得者伊犁二字之空名,所失者西疆二萬里之實際,是有西疆尚不如無西疆也。樞臣所以不敢公言改議者,誠懼一經變約,或召釁端。
眾口囂囂,莫衷一是,兩宮太后躊躇不決。
慈安太后道:眾軍機與總理衙門王大臣等,近來無甚扼要言語;廷議之時,百僚相顧不發,駢頭看折,雜然一群鵝鴨耳。
慈禧太后嘆曰:穆宗以后,奕老六再不專事;文祥逝后,眾樞臣實無領班;李鴻藻丁憂出值;寶鋆專說浮話,不管實事;景廉即有言語,亦不便遽為典要。伊犁、琉球之糾紛,拖沓年余,至今尚未了結;皆因沈桂芬所薦非人,所辦非事。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银川市|
长子县|
中方县|
资兴市|
伊吾县|
澄迈县|
昌都县|
曲沃县|
大洼县|
林西县|
青阳县|
江永县|
三门峡市|
紫阳县|
左贡县|
易门县|
常宁市|
青田县|
长兴县|
南部县|
通渭县|
无棣县|
敖汉旗|
红原县|
黄山市|
玉山县|
孟村|
叶城县|
周口市|
南宫市|
新泰市|
鄯善县|
同江市|
钦州市|
宁河县|
偏关县|
石城县|
岳阳县|
彝良县|
库尔勒市|
泉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