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俾斯麥大笑道:“您可以這樣認為,畢竟我國和貴國的政治生態是完全不一樣的。我和陛下沒有本質矛盾,更沒有生存矛盾。” 蘇曳想了一會兒道:“首相大人,其實……我還是有些擔心您的。” 俾斯麥聽聞之后,臉色一變。 很顯然,他聽出了蘇曳的弦外之意。 “當然不必擔心,那是很久很久以后的事情了。”蘇曳道:“您會面臨和我一樣的問題。” 俾斯麥道:“既然是很未來的事情,那就不必去擔心了,先把五年內,十年內的事情做好,就已經很了不起了。” 一個半小時,兩個人會晤結束。 …………………… 對奧地利和普魯士的調停會議,整整持續了十來天。 真正的舉世矚目。 不但歐洲在關注,甚至遠在萬里之外的美國也在關注。 十二天之后。 四王會議結束。 所有的主流媒體,全部出場。 無數閃光燈閃爍。 這一幕,也會成為全球無數報紙的頭版頭條。 而四王站位中,蘇曳和阿爾伯特親王站在中間,奧地利和普魯士站在兩邊。 俾斯麥盡管沒有公開出席四王會議,但是他卻可以決定整個會議的一半內容。 讓蘇曳站在中間,也是他力排眾議的。 而阿爾伯特親王,當然也不會做這個壞人,那么奧地利就算再不滿,也很難改變。 蘇曳既然想要世界地位,世界名望。 那么俾斯麥樂意成全他。 而整個四王會議,看起來碩果累累。 雙方都做出了比較大的讓步,仿佛戰爭的陰云真的被壓下去了。 但是誰都知道,根本壓不下去的,最多只能延緩。 但表面上好看就行了。 而且傳出去也極其好聽。 中國的攝政王,竟然調停了歐洲列強之間的戰爭。 這里面最大的成全者,當然是阿爾伯特親王。 而另外一個成全者,便是俾斯麥。 而這一切的根源,全部來自于在黑龍江戰場徹底擊敗了俄國人。 蘇曳踩著沙俄的肩膀,把整個國家帶上了世界主舞臺。 當然,也收獲了法國人的巨大敵意。 但是,蘇曳巴不得如此。 現在敵意越深,那么在朝鮮事務上,越南事務上,蘇曳就更有主動權。 大英帝國到時候也無法指責蘇曳,責任完全在法方,是他主動掀起敵對關系的。 …………………… 幾日之后。 蘇曳就要回國了,因為一些變故,使得訪問的時間比想象中更長。 但,這次出訪何止是碩果累累。 簡直是一場史詩級的外交成就。 臨別之際。 阿爾伯特親王前來送行,他和蘇曳擁抱的時候,忽然說了一句:“攝政王,我不管你和俾斯麥談成了什么,但我想要問您,您會一直維持和大英帝國的友誼嗎?” 蘇曳認真點頭道:“會的,只要大英帝國不對我國做出什么,那我國也不會做出傷害大英帝國的事情。” “我始終把和大英帝國的關系看到最重,現在如此,將來也是如此。” “尤其是對您的友誼。” 阿爾伯特親王道:“我相信您。” “再見!” “再見!” 蘇曳正式離開英國,返回中國。 ……………… 注:終于寫完了,謝謝大家。回家了,明天能恢復正常字數更新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