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朱簡灼帶人移駕返回了紫荊山,而朱靖垵則是親自領兵,主動出擊,準備要迎戰清軍。 剛開始的時候,朱靖垵本來是琢磨著以金田鎮為根據,打一場防守反擊的。 但思來想去之后,他發現這么做不太可行。 因為金田鎮的人心不定! 他要是選擇將金田鎮作為戰場,就怕等到戰事激烈之時后方生變,金田鎮的百姓臨陣倒戈。 現在的滿清已經不是剛入關時候的滿清了。 坐穩天下一百多年之后,越來越多的天下人都開始將滿清視為正統。 對金田鎮的百姓來說,此時的明軍就只是一只打著前朝旗號的賊寇而已。 滿清官府才是朝廷。 如果有的選,他們肯定是想要站在朝廷那一邊的。 之前不反抗,是因為懾于明軍的武力,不敢反抗。 可一但清軍大兵壓境,讓他們看到反抗大明的機會,那可就是另一回事了。 人腦袋后面的辮子好剪。 可人心里的辮子,想要剪掉卻非常的不容易。 在明末清初的時候,天下人被迫剃發,那時候,剃了發也不代表就一定心向滿清。 在剃發之后,又舉旗反清的不可計數。 同樣的道理,在這個時候,剪了辮子,也不能代表心向大明。 金田鎮的百姓的辮子雖然被剪了,但他們依舊是心向滿清的。 只要滿清方面作出不追究他們被割掉的辮子的許諾,金田鎮的百姓臨陣倒戈那是分分鐘的事情。 就這樣的情況,朱靖垵如何敢在金田鎮打防守反擊? 雖然這事情也只是朱靖垵自己猜測的一種可能性。 但他依舊不敢賭金田鎮百姓的選擇。 現在擺在朱靖垵面前的選擇,也就只剩主動出擊這一項了。 朱靖垵率部再次離開了金田鎮,向西而行,準備要在東鄉一帶迎擊來犯的清軍。 而在明軍離開金田鎮之后,這段時間以來,一直籠罩在金田鎮上空的那凝重的氣氛,明顯消解了許多。 秋風呼嘯,卷的明軍的旗幟獵獵飄揚。 一名名明軍士卒頭上戴著紅頭巾,高唱著氣勢雄渾的紅巾軍戰歌,準備踏上抗擊韃虜的戰場。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