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不過,它們對自己的幼崽似乎沒有什么感情了,竟然沒有去看它們。 幼鳥聞到了自己父母的氣息,一直叫喚個不停。 可惜,兩只蒼鷹只愿意和紀常膩歪,不愿意理那三只小鳥。 這個情況,倒是讓紀常有些意外。 可惜,它們只是被馴化了,并不能聽懂紀常的和指令。 想要聽話,還需要對它們進行訓練。 紀常讓它們飛走,它們還不樂意,就得在紀常肩膀上待著。 待久了,就挪到后面的背簍上面。 要不是背簍里有兩只獵犬已經占據了位置,估計這兩只蒼鷹能直接跳進去睡大覺。 暫時雖然沒有辦法幫助自己打獵,但是紀常覺得也沒有什么損失。 鉆入林子里,紀常就開始尋找獵物的蹤影。 因為上次有蛇的關系,紀常現在更加的警惕,不愿意放過任何血條。 發現了,就要確認一下是什么動物。 轉了大半個上午,紀常都沒有發現什么獵物。 現實中打獵就是這樣的,不是進山就會有收獲。 轉了大半個上午,紀常就轉入一條小道拐入了回村的一條山道。 這條小道是他們以前進縣城的路,紀常父母的祖輩修的,那個時候沒有車,靠雙腿走。 其實路程比現在的路要短,因為距離更近,需要爬上爬下。 他們的村子到縣城的直線距離其實很近,只是開路的成本太高了。 都是山,除非是隧道,不然只能繞。 想要富,先修路。 交通,一直是阻礙發展的一大阻礙。 這小道偶爾也是有人走的,而且砍柴的人太多了,沿路的柴都被砍光了。 等到九十年代以后家家戶戶都開始燒煤氣了,就沒有人砍柴了,這種路就會被雜草淹沒。 這一次回村子,紀常就是想要收購一些菌菇,然后售賣給國營飯店。 也算是一次嘗試吧,看看能不能從中賺到錢。 中午紀常就在馬背上啃了幾個面餅,早上王芝做了一些面餅,烙的還是不錯的。 回到村里已經一點多了,紀常就看到村里的幾個小女生背著背簍下山。 她們的簍子里裝的都是菌菇,因為到了季節,村里的小孩就會上山去找菌子。 這也算是村里的老傳統了,不然紀常之前也不會萌生這樣的想法。 “李然然,你們過來,讓我看看你們摘了什么菌子。要是品質好,我一斤一毛收購了。” 聽到紀常說一斤值一毛錢,幾個人紛紛跑到了紀常的面前。 紀常看了一下,發現它們摘的主要是紅菇,顏色看著十分的鮮艷。 不過品質一般,很多菇傘已經裂開了,這樣的紅菇看起來就不討喜了。 今天他在市場上看到就是這種,一斤也就一毛錢。 不過,需要拿到縣城才有這個價格。 “紀常哥,你要嗎?”李然然好奇的問道,她知道紀常現在是村里最有錢的人。 如果能夠摘菌菇賣錢,那她就可以賺錢了。 如果賺了錢,也許家里就可以讓她繼續上學了。 她渴望上學,渴望離開村子,渴望擁有一份工作。 那樣,就不用一直呆在村里,不用和土地打交道。 “這種我就要,一斤可以一毛收購,其他的暫時不要。”紀常從對方的背簍里挑出了姑傘沒有任何破損,而且色彩光澤的紅菇。 “那我挑一挑,底下有不少呢。”蘇然然開心的說道。 “你們先回家吃飯,吃了飯把挑出來的送我家里去。不僅是這種,還沒有開傘的我也要,但是要菇傘沒有破損的,知道嗎?“紀常重新提醒了一句。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