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張繡這話一說出口,原本還在爭吵的大廳頓時安靜下來。 眾人紛紛驚訝地望向他,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 張繡恍若不覺,沉吟片刻就對先前報信那人說道,“去,把賈詡……把文和先生請過來。” 差點忘了這個時代的習慣:關系好,相互之間得稱表字。 賈詡,字文和,跟張繡是老鄉。 不久之前剛從另一個老鄉段煨跳槽到他這里。 張繡很有自知之明,哪怕是有著千年見識的穿越者,卻沒有瞧不起這個時代的人。 曹操是什么人他比在場的所有人都清楚。 既然決定要跟曹賊一戰,那就聽聽這個在后世名氣不小的謀士怎么說。 所以掃視一圈發現聚眾議事的人里沒有他,就讓人去找。 “將軍,為何突然下此決心?” 這時才有人小心翼翼問道。 張繡剛才的表現太過反常,明明自始至終一言不發,突然就勃然大怒。 也沒聽說他跟曹操有什么舊怨啊? “曹操雖然名義上是國之重臣,但他挾持漢帝,就是國賊,我們怎么能投降這種人?!” 真正的原因不能說,就只能用這個理由了。 不過看眾人恍然大悟的表情,張繡就知道這個理由可能比真正的原因還要令人信服了。 很快,賈詡就被找了過來。 他年過五旬,卻是神采弈弈,一副精明強干的模樣。 賈詡世居西涼,舉孝廉入仕,先后依附董卓、李傕、郭汜、段煨。 剛到宛城的時候,因為張繡的禮遇讓一眾手下特別是謀士頗為不服。 賈詡向來奉行明哲保身的處事原則,看到這種情況索性深居簡出,基本不參與討論議事。 張繡出于安撫手下的心態考慮,也就默許了他的行為。 在來的路上他還有些奇怪,雖然自己深居簡出,但張繡隔一段時間還是會向他請教一些問題。 然而近一個多月卻再也沒找過他。 他哪知道此張繡已非彼張繡,這段時間沉迷強化,早把他忘了。 要不是曹賊來犯,估計還得一段時間才想起他。 張繡示意賈詡坐下,“曹操南征,現在大軍已經到了淯水——文和,你怎么看?” 他并沒有直接告訴賈詡自己要跟曹操干一架,而是說著說著話鋒一轉,問起賈詡對這件事的看法。 “曹操?” 見賈詡目露驚訝之色,身旁便有人把詳情告訴了他。 將在座眾人表情收進眼底,賈詡頓時心中了然。 他想了想便徐徐說道:“將軍雖善用兵,非曹公敵也。” 一句話開口,眾人當即變了臉色。 胡車兒更是對他怒目而視,“你這老匹夫,胡說甚么?” 先前勸降的眾人相互看了看,不約而同選擇了沉默。 唯有賈詡面色不變,侃侃而談: “非詡輕視將軍,夫操非常人也。 此人胸有大志,早在黃巾之亂就收攏黃巾殘黨數十萬,將其精銳編為青州兵。 后在兗州招賢納士,潁川出身的名士荀彧、鐘繇、郭嘉等皆為其所用。 如今更是效法那董卓,奉天子以令不臣,占據了天時。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