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到底是誰給他的勇氣? 驚訝過后就是興奮,太史慈立刻摩拳擦掌地說道: “主公,不如趁此機會一舉將舒城奪過來!” “子義所言甚是”,甘寧也贊成太史慈的說法,開口勸道,“主公,劉勛傾全郡之力而來,若能敗之,當可趁勢取下舒城。” 張繡思索片刻,回想自己從豫章返回的目的,最終還是搖了搖頭。 “一旦得知我等歸來,以劉勛性格必會立刻逃回舒城。 用兵之法,全軍為上,破軍次之。 不必計較一城一池得失,得想辦法把他的人馬變成我們的才行。” 張繡越說越堅定,最后更是一錘定音:“不用管劉勛,居巢那邊交給文長就好——通知橋蕤,無論如何,務必拖住劉偕!” 皖城。 一場攻防戰剛剛結束,軍中長史禰衡、都督橋蕤、縣令蕭霖三人站在城頭望著遠去的敵軍低聲議論。 “不曾想這劉偕竟有如此本事?” 蕭霖望著有序撤退的攻城部隊,頗為驚訝,“吾以為劉勛麾下皆是腹為飯坑,腸為酒囊之徒,如今看來倒是小瞧他了。” “劉勛其人,貴寵驕豪,不足為慮。 聽聞這敵軍主將乃劉勛從弟劉偕也。 這幾日觀其攻城,倒是進退有據,頗有章法。” 禰衡先是夸了一句,跟著話鋒一轉,不屑地說道,“然其實為冢中枯骨,早晚必為主公擒之。” 橋蕤也冷笑一聲,“劉偕哪有這般本事,指揮者必是劉曄無疑。” “劉曄?” 聽到這個名字,禰衡不知想到了什么,目光頓時一變。 蕭霖想了想,問道,“我倒是聽說此人年少知名,人稱有佐世之才,不想竟還會領軍作戰?” “佐世之才乃汝南許劭所言”,橋蕤回憶著自己在舒城時跟劉曄討論軍情時的事情,解釋道,“吾嘗與此人相交,其能謀善斷,知軍事,明得失,絕非等閑之輩。” “佐世之才竟是許劭所評?” 蕭霖聞言,頓時倒吸一口冷氣,“如此說來,此人當真了得!” 跟著又長長嘆了一口氣,“若是主公也能被許劭一評便好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