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什么?賺錢能力?
聽到張岳的話,所有人都傻眼了。
剛才張岳說和對方比社交,大家雖然覺得張岳是在拿自己的短處,去比對方的長處。
但中原外國語國際中學的學生本身就不一般,說不定張岳會從某個刁鉆的角度出奇制勝。
可比賺錢能力,就不一樣了。
西方國家的小孩天生就擅長賺錢。
曾經華國有位單身母親,帶著三個孩子在加拿大定居。
雖然那個地方的社會福利不錯,但三個孩子依舊讓這個家庭過得緊巴巴。
一家四口在這里安頓下來,單身母親為了能讓孩子的生活條件更好,除了白天正常工作,晚上還租個攤位賣麻花。
麻花很好吃,銷量也不錯。
但因為只是個小攤位,潛力并不大,不過這位母親已經很知足。
加拿大的學校,學生中午的午餐要在學校解決。
這位母親為了能讓孩子們吃的好點,每個孩子去上學都會讓他們帶一些麻花。
于是孩子中午吃飯的時候,就將麻花分給其他同學分享。
對此母親并不在意,并表示可以多做些給孩子的同學吃。
誰知卻被她的孩子拒絕了,原因是麻花是商品,其他同學想吃,得掏錢。
然后這位母親的三個孩子,除了上學,還在學校賣起了麻花。
這讓這位母親無法理解,結果她的三個孩子卻說這在學校非常正常。
如果僅僅是這樣并不算什么。
根據這位母親的回憶,更離譜的來了。
這三個孩子不僅幫自己的母親賣麻花,還提出要和母親分成。
比如一個麻花的利潤是五毛錢。
母親三毛,作為銷售員,三個孩子每賣出一個麻花,要分兩毛錢。
雖然這有些打破母親的認知常規,但她想了想還是同意了。
誰知三個孩子的麻花越賣越好,尤其是老大,一天可以賣出去幾百根麻花。
她不僅在自己的班級內賣,還跑到其他班推銷。
然后這位母親制作的麻花就跟不上銷量了。
于是,母親的這位大女兒在學會了母親的炸麻花技巧后,專門雇了一個人炸麻花。
又過去半年,這位大女兒還在學校附近,有了一家屬于她自己的炸麻花店。
另外兩個孩子的成就雖然不如大女兒,但同樣靠賣麻花日子過得滋潤無比。
這個故事,是這位母親多年之后回國,在一次演講中提到的。
給當時國人的認知造成極大沖擊,也是從那時候,大家才意識到國內教育和國外教育的真正差別。
因為在國內,哪怕是現在,學生也不具備賺錢能力。
或者說他們根本就沒有賺錢思維。
包括中原外國語國際中學的學生。
所以張岳能贏嗎?
第二天,所有人再次聚集在中原外國語的會議室。
克魯魯看著張岳:“張校長,按照規定,現在該你出題了。”
張岳微微一笑,將自己昨天的話又重復一遍。
克魯魯呆呆的看著張岳:“你確定要這么做?”
張岳點點頭:“怎么,不行嗎?”
克魯魯瞬間哈哈大笑起來:“既然你要比這個,那咱們就較量較量。”
他越說越興奮。
昨天第一道題被張岳成功破解后,克魯魯其實已經做好了認輸的準備。
因為張岳想要贏自己,實在太簡單了。
比如他可以拿出一套八年級的數學試卷,選幾個中原外國語國際中學的尖子生,和劍橋大學初中部京城分部的學生同時做題,最后根據成績判定勝負。
劍橋大學初中部京城分部雖然已經初具規模,但里面的學生并不以考試見長。
而中原外國語國際中學的學生,百分之九十現在都是學霸。
所以二者不用比,答案就已知曉。
沒想到……
他問張岳:“具體的比試規則是什么?”
張岳道:“很簡單。
選五名學生,我這邊也選五名學生。
雙方各自均有一萬元啟動資金,時間為一天。
最后看他們誰賺的錢多即可。”
“規則沒問題,但我有個疑惑。
中州是你的地盤,食品廠,超市,制藥廠,哪怕其他行業,都和你有千絲萬縷的聯系。
我怎么知道你有沒有故意作弊?”
張岳看他一眼:“你有什么條件直接說即可,不用拐彎抹角。”
克魯魯道:“首先,你們學校的五名學生必須由我指定。
我們學校的學生,也由你指定。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