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李清風的干預下,國內第一臺個人PC的研發成功比前世提前問世3年,并且迅速成為規模,在亞洲市場上占據了大量的市場份額,為國家帶來了大量外匯訂單,因此大領導對于國內個人計算機行業的發展十分重視。
年初以來,國內經濟雖然十分緊張,全國上下都在勒緊褲腰帶過日子,壓縮計劃外投資,中央在各個行業上的投資銳減,但是在計算機的相關領域上,中央不但沒有縮減投資,反而加大規模進行投資,動用大量外匯引入國際上的各種技術和生產設備。
王所長研究計算機漢字顯示卡成功的消息,很快傳遍了整個四九城的相關單位。
研發成功的當天,各個相關領域的單位派人北大計算機研究所了解情況,就連海子里都派人過來詳細了解。
當聽說這個東西能讓計算機顯示漢字后,海子里來的工作人員,當場就將一臺安裝好漢卡的主機抱走,拿回去給大領導做演示。
海子里的大領導,在工作人員的演示下,看著計算機上出現的漢字,高興的連叫三聲好,提出要向全國通報表揚王所長。
不怪大領導這么高興,自從民國以來,廢除漢字,將漢字拉丁化的論調不斷出現,好像漢字真的是導致華國落后的原因一樣。
從1929年出版的《華國拉丁化字母》和之后以此為基礎制定的《華國拉丁化新文字方案》,到建國后的漢字拼音化,這種論調一直喧囂塵上。
如果不是周公在五十年代末的全國會議上,旗幟鮮明的反對取消漢字,搞不好漢字在五十年代末還真能被這群國際主義者廢除。
進入改革開放后,隨著打開國門,國際上個人計算機的興起,國內的那些國際主義者們再次呼吁要將漢字拼音化。
隨著80年《語文現代化》打響的廢除漢字第一槍后,國內外報刊上紛紛刊登漢字已死的文章,到處宣揚“漢字進入了時代的死胡同”,該“壽終正寢”了。
在信息時代的推波助瀾下,國內甚至有地方開始了不教漢字,只教拼音的“全盤拼音化”試點,在試點里的中小學生課文上沒有一個漢字。
漢卡的出現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徹底打破了國際主義者們鼓吹的漢字落后論,成功的將漢字從生死關頭的檔口救了回來。
各個單位的領導來轉了一圈后,報社的記者緊跟著領導們的腳步前來對王所長進行采訪。
“清風啊,報社來的記者同志要給咱們拍照,你也來唄,上去在全國人民眼前露露臉”已經沐浴更衣收拾整齊的王所長,摸了摸自己的大背頭,笑著邀請李清風一起參加記者的拍照。
旁邊一直在看熱鬧的李清風,面對王所長的邀請連連擺手:“我就算了,這里面有我啥事,我就是個搞軟件的,這是你們所里的榮譽”
“看你這話說的,沒有的支持,我們所里哪有那個錢來搞這個”
“真不行,我”
“哪有那么多不行的,走走走,上了報紙對你有好處”
王所長不顧李清風的抗拒,上前一步拉著李清風的胳膊,強行將李清風拉到了鏡頭中。
“咔嚓”
計算機研究所的所有人站好后,記者手中的相機傳出響動,李清風等人定格在膠卷中。
第二天報社就開始對漢卡進行了鋪天蓋地的宣傳,大談特談漢卡對國內計算機發展的意義,標題起的又大又虛,不知道的還以為趕英超美成功了。
送完胡家寶上班回到學校的李清風,在自己的辦公室里看著今天報紙上那夸張的標題,李清風的嘴角直抽抽。
首都醫學院第一醫院內,早上剛查完病房回來的胡家寶,還沒來得及將脖子上的聽診器放下,就被科室里暫時沒事的醫生護士圍了起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