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難辦?那就別辦了-《重生在火紅年代》
第(2/3)頁
“三哥,不用,缺什么我們自己買就成”
“算了吧,你們倆剛來四九城連個票都沒有,怎么買?還是我去給你們買吧”
“你聽我哥的吧,我哥財大氣粗的,不缺這點小錢”
在院子里轉悠了一圈,李紅梅對這個一進的小四合院很滿意。
以前房子里的老家具,王為民在成立外貿公司的時候早就給扔了個干凈,現在屋里空空蕩蕩的,簡單看了一遍后,關上門,三人連著去了兩個市場,將家里的家具,家電什么的給配了個齊全。
李紅梅兩口子在四九城轉悠了一個星期后,找到李清風說想要在中關村那邊開店,做電子產品。
對于他們要做電子產品的決定,李清風沒有太過意外,她們兩口子以前就做過組裝電視機的生意,現在也算是重新撿起老本行。
李清風的房產遍布四九城,中關村這個地方自然有屬于李清風的房產,找了一套位置不錯的店面借給兩口子開店用。
至于進貨渠道,那就更好解決了,鵬城的電子大廈已經入駐了好多商家了,別的東西不好找,電子產品只要國內有的,都能在電子大廈的市場里找到。
就在小兩口前往鵬城選貨時,從日本花大價錢請來的設計師團隊,用了一個半月的時間,成功的將全套施工設計圖畫了出來。
早已做好準備的中建,在拿到圖紙的同時,馬上安排各種建筑材料和設備進場。
為了早日將工廠建成,李清風在和中建談的是,提前一個月完成,工人的施工費就多給百分之三,上不封頂。
在李清風的鈔票激勵下,中建喊出了月亮底下當白天,晴天一天頂兩天。小雨大干,大雨硬干,暴雨鉆空干,沒雨拼命干,擼起袖子就是干的口號。
就這樣,工地不分白天黑夜的施工,速度那叫一個飛快,一天一個變化。
這段時間里,李紅梅的電子產品經銷店也開了起來,不過生意很一般,零零散散的能賣出去一些價格較貴的BP機什么的。
沒辦法,誰讓他們開店的時間不對呢,經歷過八月的事后,老百姓早就把兜里的錢都花了出去,現在大部分人都是窮光蛋.
立冬后的第二天,研究所的眾人要去工地看看,閑著無事的李清風,琢磨著工地那邊就開工第一天去了一次,之后一直都沒去過。
自己這個大老板要是不露面,也不怎么好,索性跟著微電子研究所的人一同前往。
此時工地上工人們正在火熱朝天的干著,三百多畝地的建筑工地上,到處都是忙碌的身影。
整個半導體工廠已經有了一個大概的輪廓,一些容易建造的辦公樓,宿舍等建筑大體已經完成。
芯片廠的廠房建造標準要求非常高,為了避免周圍環境的震動對生產廠房的影響,僅僅是廠房內的地基就要打入一兩千根柱子,而且還要在樁基上整體澆鑄1米多厚的核心承臺。
這個工程太大,再加上馬上要降溫,只能等年后開春再干。
“不錯,不錯,這才多久啊,辦公樓和宿舍的框架已經建起來”頭頂塑料安全帽,在工地上轉了一圈的李清風,忍不住頻頻點頭。
一起來視察的王院士搖了搖頭:“這些不算什么,隨便找個施工隊就能干起來,真正的硬仗還沒有開始打呢”
“各位領導放心,我們中建有過多次建造電子工廠的經驗,貴單位雖然要求比較高,不過我們有信心一年內建好”在旁邊的中建負責人,聽到王院士的話后,立馬跳了出來,拍著胸脯保證道。
李清風等人互相看了看,面對對方的保證,誰都沒有說話。
芯片廠不同于普通工廠,要求太高,當時定的工期是兩年,在鈔能力之下,能花一年半時間蓋好就謝天謝地了,一年內完成,根本不可能的事。
轉悠了一圈,中午在工地吃的飯。
作為甲方,自然吃的是小灶,工地條件艱苦,但是依舊有魚有肉八菜一湯。
“太破費了,我看外面的工人都是都是清湯寡水,蘿卜白菜的,我們在這里大魚大肉,這怎么能行”坐到飯桌上,看著滿滿一桌子的好酒好菜,王院士皺起了眉頭。
負責人連忙說道:“你們是甲方嘛,把這么大的一個工程交給我們中建,哪能讓你們吃工地上的伙食”
“據我所知,工地上是連夜施工的,工人的勞動量很大,清湯寡水,菜里沒有一點肉,身體能頂得住嗎?”李清風也問出了自己的疑惑。
現在工地的設備少,很多時候全靠人力,像現在工地這種工作強度,肚子里沒油水,很容易出問題。
“李老板,您放心,工人身體都結實,絕對沒問題”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赞皇县|
延寿县|
山阴县|
高清|
曲阳县|
罗江县|
祁门县|
连南|
黄冈市|
宣武区|
泰安市|
夏邑县|
宁夏|
阜城县|
称多县|
乌拉特后旗|
龙江县|
蒙城县|
济阳县|
电白县|
高陵县|
香河县|
武宁县|
三亚市|
镇坪县|
沅江市|
义马市|
镇远县|
富平县|
咸宁市|
赤峰市|
长汀县|
山西省|
道真|
隆子县|
民乐县|
旺苍县|
丹阳市|
沙湾县|
许昌县|
太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