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須是進士出身。 須做過一州通判或地方知縣。 須是京朝官。 須不能是現(xiàn)任宰執(zhí)的親戚子弟。 須由官員舉薦。 還須不愛富貴,重惜名節(jié),通曉治國綱領(lǐng)。 …… 一般情況下,三十歲做臺諫官便算得上年輕有為。 蘇良二十六歲成為監(jiān)察御史里行,已是當(dāng)朝最年輕的臺諫官。 仕途,一片光明。 依照大宋目前“重資歷而輕能力”的升職制度和臺諫官的獨特屬性,蘇良只要不犯大錯,依照他的文采能力,六十歲左右,大概率能入中書做個相公。 半月前。 蘇良進京赴任,還租好了房屋,本想著年底便將妻子接到汴京城。 哪曾想出了這么一檔子倒霉事。 御史臺,講究風(fēng)聞奏事,尤喜抓官員私德做文章。 蘇良本就是御史臺之人,若真被坐實了罪名,御史中丞王拱辰絕對會將其往死里彈劾,以展現(xiàn)自己的大公無私。 就在蘇良思索著如何自證身清白時。 外面突然傳來一陣敲門聲。 蘇良以為是開封府來傳喚了,放下小報,迅速奔出。 他打開門抬頭一看,不由得長呼一口氣。 “希仁兄!”蘇良拱手。 來者身姿豐偉,微微胖,面色白皙,頜下一縷黑須,長得茂密旺盛。 他不是別人。 正是當(dāng)下的監(jiān)察御史,四十五歲的包拯包希仁,蘇良的上官,也是他的薦舉人。 大宋臺諫官有“同罪保舉”的說法。 若蘇良因狎妓獲罪,包拯也會受到牽連。 包拯對蘇良的《懶官疏》甚是推崇,且在蘇良入職后對其幫助頗大。 他看向蘇良,無奈嘆氣。 眼神里分明寫著五個字:景明,你臟了! 一名臺諫官私德有失,就相當(dāng)于未曾婚配的女子丟了貞潔。 極為令人不恥。 “希仁兄,我是被冤枉的,咱屋內(nèi)細說。”蘇良將包拯迎進屋內(nèi)。 …… 注:臺諫,即御史臺與諫院。御史監(jiān)察百官,諫官規(guī)諫諷諭。自宋始,臺諫合流,職事相混,統(tǒng)稱臺諫。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