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此人便是他的同年,當下正在鄞縣做知縣王安石。 在蘇良的同輩之人中,論變法改革之志,還真無人能與王安石相比。 而王安石在鄞縣的政績更是遠高于其他官員。 蘇良特別期待。 若此時王安石就開始行抑制兼并土地的變法事件,大宋的未來將會變成怎樣。 于是乎,蘇良便將王安石舉薦了上去。 至于朝廷用不用,還要結合他們的考績、官聲、政績等。 不過,蘇良有一種甚是篤定的感覺。 齊州知州之位,定然屬于王安石。 就這樣,又過了五日。 中書省幾乎將大宋年輕的地方官篩選了一遍,又結合朝堂官員的舉薦。 最后,趙禎終于定下了兩個最終人選。 …… 午后,御史臺,察院內。 蘇良正在打瞌睡。 周元笑著走了過來,道:“景明,你真乃大才,齊州知州人選正是你舉薦的鄞縣知縣王安石。” 蘇良不由得大喜,喃喃道:“果然,有些人即使身處偏僻窮縣,光芒也是遮不住的!” 蘇良問道:“那通判又是何人擔當?” “也是個不足三十歲的年輕人,乃是由龐副使舉薦,權知豐城縣事,好像……好像叫做司馬光!” “司馬光,司馬君實?”蘇良有些哭笑不得。 沒想到這兩個政治上的一生之敵,竟然要在齊州這個民風彪悍之地提前碰面了。 這下子,絕對要熱鬧了! 蘇良很期待,這二人共治一州,將會碰撞出什么樣的火花。 周元見蘇良似哭非笑,不由得問道:“怎么?你認識這個司馬光,覺得他不合適?” 蘇良搖頭道:“不,合適,太合適了,天下沒有這么般配的神仙組合了!” …… 朝廷定好人選后。 趙禎便命司馬光與王安石于臘月入京,先見圣,年后再去齊州。 三日后。 蘇良突然收到范仲淹和富弼的來信。 蘇良來京之時,二人已經離京,連面兒都沒有見過,但范仲淹和富弼卻相當看重蘇良。 二人在信中,沒有聊私事,全都是他們對變法的心得,并對當下的土地兼并之策提出了數條建議。 這二人。 雖身不在朝堂,但日日思慮的仍是變法之事,比當下朝堂的那幾位相公強多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