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如李成梁、趙楫、蹇達這樣的人,他們對于遼東未來的前景是悲觀的,他們身處遼東,目睹了衛(wèi)所制下遼東管理的混亂,看不到絲毫打贏女真或蒙古大舉入侵的希望。
也正是因為這種悲觀氣氛的蔓延,原歷史上他們才會在遼東百姓幾乎全不支持的情況下,采取半蒙蔽的方式,暗度陳倉,瞞著京城將撤防寬甸六堡的事情給做實。
李成梁等人甚至認為自己所做的事情對于遼東百姓是有利的,自認是相忍為國。
歷史上要等到寬甸六堡撤防結(jié)束、遼東的事情酵開來,京城才真正派人調(diào)查此事。然后便是萬歷皇帝也無法包庇,李成梁、趙楫、蹇達接連的被彈劾罷官。
可此時為時已晚,因為努爾哈赤早把寬甸給占了下來,再想要打回去所耗費的力量比起撤防還要多上百十倍。
此時李興已經(jīng)開始執(zhí)行李成梁的命令,做撤防寬甸的先期準備,他喝完鹿血搖頭嘆息:“軍戶全然不知曉此時遼東情形,如今又有人寫什么皮影戲,專一的鼓噪民意,否則早在入冬之前便可先撤上萬人出來了?!?br>
李成梁也是皺眉:“這什么王建陽,也不知他受了何等人的蠱惑,背后站著什么勢力,聽說還和圣上有關(guān)系。居然把手伸到遼東來,自以為是?!?br>
“此輩就是個狂傲文人罷了,也不知被誰灌的迷魂湯,真當自己是諸葛亮……”李如梅道。
他和王文龍一起做著皮島的生意,自從王文龍寫出那三出戲以后,他就已經(jīng)在心里罵娘,皮島的股份利息頗多,他舍不得撤,但生怕老爹因此遷怒于自己,因此積極表現(xiàn),說道:“何老御史罵他的那幾篇文字我已叫人印出來。那文字不愧為老御史的手筆,定能打壓王文龍的氣焰!”
何爾健謙虛道:“我的文章其實一般,還得要勞五將軍大力刊發(fā),才能炒起輿論。”
何爾健是個臟官嗎?
非但不是,且他還是本朝有名的清廉干臣。
當年何爾健中進士之后外放到河南鄢陵當縣令,在任上幾乎將自己全部俸祿捐去辦學校,為百姓修橋補路,使得鄢陵大治。此后因為考計出色,何爾健奉召入京任監(jiān)察御史,在普遍缺官的萬歷朝,何爾健一個人頂三個人的活,功績顯著。萬歷三十年,他又以巡按身份出巡遼東。
在遼東,何爾健目睹高淮橫征暴斂,設計抓了高淮的爪牙余東翥,將其處死,殺一儆百,直接和高淮掀了桌子。高淮想要擺脫困境,先是使金錢賄賂何爾健,何爾健不接受,而后又想辦法使何爾健升為大庭尉,想將他調(diào)離遼東,何爾健卻極力推辭,至今賴在遼東和高淮作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