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阿姆斯特爾芬南5公里處。 燈火通明的普魯士軍大營外,安德烈正指揮士兵們將兩個炮管從馬背上搬下來。 由于是輕騎襲擾,所以無法攜帶沉重的大炮,安德烈攜帶的是只有不足200斤重的一磅小炮,用一匹馬就能背著走。 他連炮架都沒帶,就在地上挖了個坑,將炮管斜支在坑里,根本沒指望能擊中普軍。 裝火藥、裝彈,點火。 兩聲轟響,普軍營地里頓時亂了起來。 待普魯士人終于辨清了敵襲的方向,立刻調(diào)集十多門大炮開始還擊。 而安德烈早已將一磅炮綁回馬背上,趁夜色掩護,朝南面的烏得勒支趕去。 普魯士軍總指揮官布倫瑞克公爵一晚上都沒睡踏實,他很是意外,被打得毫無還手之力的荷蘭人為何要主動挑釁。 次日天亮,他派騎兵在附近仔細搜索一番,確認沒有敵人埋伏,這才下令繼續(xù)向阿姆斯特丹進發(fā)。 然而就在此時,普軍前鋒部隊正遭到荷蘭人的突襲。 普魯士軍雖然沒料到敵人會主動襲擊,但經(jīng)由腓特烈二世調(diào)教的普軍的軍事素養(yǎng)極高,幾乎是立刻就展開了還擊。 荷蘭人仍是一如既往地不堪一擊,死了二十來人,便開始抱頭鼠竄。 普魯士前鋒指揮官布呂歇爾更是反應極快,當即率軍追擊,很快便抵達了阿布考德湖東岸。 出現(xiàn)在他面前的,是橫亙數(shù)里長的荷軍線列陣——這是18世紀步兵最常用的線列步兵戰(zhàn)術,所有士兵間隔一到三步,成千上萬人排成整齊的一字橫線,通常會有三排或者四排,站得筆直,輪番用火槍朝敵軍射擊。 布呂歇爾暗自冷笑,這就是荷蘭人的目的嗎?用潰軍引誘我冒進,而后在這里狙擊我? “哼,你們太小看普魯士軍人的素質(zhì)了!”他當即傳令,全軍停止追擊,原地排成線列陣型,另有坎布爾營外加一個連以縱隊突擊。 普軍的動作非常快,四千多名士兵僅用了二十分鐘,便完成了結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