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所以,您必須先投資生產蘇打的工坊,而且規模會極為巨大。
“您知道,生產蘇打需要先建起反射爐,以及生產硫酸的工坊。這就需要至少80多萬里弗。再加上生產水玻璃,提純消石灰……”
“等會兒,”約瑟夫抬手打斷了他,“您剛才說,生產蘇打還需要反射爐?我沒理解錯的話,就是煉鋼用的那種反射爐?”
“沒錯,殿下?!崩咤a點頭,“您或許對最新的大批量生產蘇打的方法不太熟悉。
“那是呂布蘭醫生剛發明不久的制法。將鹽和硫酸混合,蒸餾之后加入石灰石、煤炭,然后放入反射爐中煅燒成熔融狀態。這一過程需要達到融化鐵的溫度,所以反射爐非常適合……”
隨著他的講述,約瑟夫才明白過來,原來這個時代量產蘇打還用的是煅燒、結晶法。
這其中光是燒到1000多度的高溫,就要消耗巨量的煤炭。而且高溫之下,硫酸對反射爐的腐蝕極為嚴重,隔兩年就要換一套反射爐,這成本不高上了天才怪!
所以眼下蘇打還屬于化工奢侈品。論克賣的那種!
也難怪拉瓦錫讓自己投資百萬里弗,按照煉鋼廠來建,這些錢說不定還不夠。
約瑟夫旋即又想了起來,蘇打不就是碳酸鈉嗎?
也就是純堿。
作為化工業5大支柱之一,當年為了降低量產這東西的成本,不知逼瘋了多少化學家……
他不由得呼了口氣。
果然一切賺錢的商業產品,最后都要落在最基礎的原料生產上啊。
幸好,得益于化學系的舍友,自己還沒把化學知識都還給老師。
比如說,哥可是會“侯氏制堿法”的!
這還不隨便秒殺你18世紀末的那些“土辦法”?
之前自己一直沒能騰出精力來搞化工產業,眼下正好借著這個機會,從純堿開始動手吧。
不就是百萬里弗嗎?如果能帶動法國的化工產業,這點兒錢完全就是毛毛雨。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