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道分三家,儒道釋。《周易》有窮理、盡性、至命的說法,而《論語》則有“不隨便動意念,必定會固本還源”。此言滲透了孔氏性命養德以求好的奧妙,然而其言非常簡賂而不詳細言明。 “這是什么原因呢?” “主要是因為儒家重品德、言仁義,主論唯序人倫之理,施仁義禮樂之教,所以在無為修道成真的方面不能統統加以主論。但是儒家也將修命之術藏諸 于易象之內,修性之法則混合于輕描談寫之中。至于說到莊子推演窮究物累、人作、鬼責之說道迢本性之論,孟子善養浩然之氣之說,盡皆切實就本之言.......講究歸根復本,所以世上教派雖分為佛道儒三家,道卻歸為其母。 午后,冬陽正盛,暖暖的陽光從頭頂上方傾泄而下,落在雪上,閃爍著晶瑩透亮的光暈。 小院里,桃花樹下,兩人對坐。 一只毛球般的小白狐,蹲坐在桃樹老根上,搖晃著毛絨般的小腦袋,睜著黑曜石般的眼睛,似是專心聽著什么。 陽光毫無忌憚地透過老桃樹光禿禿的樹枝,打在樹下江小白的身上。 樹枝印下的陰影在他臉上劃了一條黑線,晦暗不明,顯得朦朧了許多。 江小白一字一句地給初音解釋著著《悟真篇序章》其中所含道家內丹之道,與儒釋道三家的修行法門之區別。 他大概只講了序章五分之一的內容,便拿起石桌上的茶杯,抿了一口。 茶涼了。 “好了,今天就是給你講到這里,你好好領悟我剛才講的,有不懂的,可以問我。” 江小白懂得適可而止,初音對修行相關一竅不通,只能徐徐漸進,講些淺顯易懂的修行知識,等她明白了,再由淺入深。 說完,他從袖子口里面抽出一本青封書,端坐著便一言不發地低頭翻閱起來。 他翻的是前幾日老道給他的一本道經,名叫《道夢長生》。 他這幾天觀摩其中內容,比一般道經要復雜晦澀頗多,以其自小熟讀三千道藏的本事,也花了三四天才能觀其大概。 從而可見,此書的難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