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30章 明初文人多不仕!-《家父李景隆,逍遙小國公》


    第(2/3)頁

    老咸魚嘆了口氣,語氣很是蕭索。

    李弘壁要是走了,國子監(jiān)還能不能維持住眼下局勢,那還真是不好說。

    但是,那可是東宮伴讀啊,太子爺?shù)慕^對心腹,日后的朝堂重臣!

    所以這是一條青云直上之路,胡儼自然不可能勸阻人家,那就是恩將仇報了。

    “不是啊祭酒大人,我是真不想去!”

    “胡鬧!”胡儼罕見地對李弘壁動怒,“陛下都開口了,豈有你拒絕的道理?”

    “弘壁,你小子平日里那股聰明勁兒呢?怎么一到關(guān)鍵時刻就容易犯糊涂呢?”

    “這做臣子的,食君之祿當(dāng)忠君之事,陛下讓你做什么你就要做什么,哪怕是陛下要你死,你也要立刻死給他看,否則就會累及家人族人!”

    “你不要忘了,明初那儒士夏伯啟叔侄,就是最好的例子!”

    此話一出,李弘壁先是一愣,隨即臉色變得嚴(yán)肅了起來。

    明初儒士夏伯啟叔侄,也算是地方上有名的儒生了,結(jié)果大明王朝鼎定天下后,卻不愿入朝為官,反而是自己剁掉左手大指,以此表明不愿出仕明朝的決心。

    然后就是,太祖朱元璋聞訊后勃然大怒,命將夏伯啟拿赴京師,并親自審理了此案。

    重八同志也很有意思,跟這夏伯啟講了講王朝更替的道理,希望這廝能夠回心轉(zhuǎn)意。

    可是夏伯啟不但嘴硬,而且骨頭也很硬,就是看不起草莽出身的老朱家,更看不起暴虐無道的太祖朱元璋。

    于是乎朱元璋暴怒之下,直接下令將這夏伯啟叔侄梟首示眾,并且籍沒其家,“以絕狂夫愚夫仿效之風(fēng)”。

    明初文人多不仕,除了這夏伯啟叔侄外,還有蘇州人姚叔閏、王諤也因拒絕作官被處死,全家籍沒。

    實際上,這些文人之所以不愿入大明做官,無非就是那么幾個原因。

    第一種寧肯被朱元璋殺掉也不為官的是“不忘故國”元朝遺老遺少。“忠君”與“恪守君臣大義”,是儒家一直提倡的。這些人正是抱著“忠臣不事二主”的心態(tài)拒絕朱元璋的征召。

    第二種就是那些參與編修《元史》的大儒為代表的文人。

    他們只是負(fù)責(zé)編修《元史》,等同是變相臣服于太祖朱元璋的淫威之下,并不能算是真?zhèn)€就出仕了。

    《元史》編完了,人家就會離京回鄉(xiāng),繼續(xù)過日子去了。

    既然有“不才明主棄”的一心想當(dāng)官的,自然就有想“悠悠望南山”的隱逸之人。

    元朝文人入仕,阻礙重重,所以很多文人干脆就隱逸于山林鄉(xiāng)間,治學(xué)著書,講學(xué)授課。

    而元末戰(zhàn)火紛飛,他們更是無心入仕,于民間養(yǎng)望成了當(dāng)時的一種風(fēng)氣。

    這些大儒名士更是如此,而且大儒名士多為士紳階層,吃穿住用行都不愁,又是大多年邁,所以自是不愿去那官場中蹚渾水。

    更何況,明初朱元璋的官可不好當(dāng),動不動就可能會有身死族滅的下場!

    第三種,就是應(yīng)召入朝的,卻很快就辭官不做了。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桂阳县| 乌拉特前旗| 微山县| 上犹县| 尼勒克县| 平度市| 富川| 鄂伦春自治旗| 广宁县| 屯昌县| 周至县| 桦川县| 沧州市| 周宁县| 衡南县| 清水县| 杨浦区| 海盐县| 柳河县| 永修县| 桓台县| 营口市| 安新县| 长武县| 疏勒县| 浦东新区| 江华| 和平县| 阳信县| 沁水县| 宣威市| 白玉县| 普定县| 临朐县| 黄骅市| 拜城县| 普安县| 平乡县| 江门市| 宁阳县| 六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