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趙義這邊咣咣咣一頓高帽子戴的張昭有些發(fā)懵,偏偏對方說的又都是事實,剛剛說與我等普通人一樣,而趙義明里暗里抬高張昭,實際上也是在抬高自己,這年輕人有點東西。 張昭滿意的理了理自己的胡須,接著道:“奉承的話我們就不要再說了,老夫聽說足下之前在隆中時自比管仲樂毅,可有此事嗎?” 趙義面對著對方的問題,絲毫沒有遲疑,仿佛事先演練過一般答道:“確有此事,而且亮也只是說著出了實話而已。” “好狂妄的后生,哼!” 張昭在心里哼了一聲,繼續(xù)問道:“那劉備在隆中先后三次才將你請出山,以為有了傳說中的臥龍便可安天下,如魚得水,可誰知荊州卻到了曹操的手里,你這臥龍弄丟了自家主公的安身之所,卻怎么好意思還來攛掇我們東吳與曹操開戰(zhàn)?” 趙義再次搖了搖羽扇,呵呵笑道:“張公這個問題問的好,其實我主劉備奪取荊州易如反掌,但他是什么人?那可是中山晉王之后,是有情有義愛民如子的皇叔,就連撤兵也要帶著百姓,不愿自己茍活。 而且我家主公不忍劉表后代同室操戈,這才被曹操撿了個便宜,不過現(xiàn)如今我主屯兵江夏另有宏圖大計,當(dāng)然,這種關(guān)系到國家大事社稷安危的層面,等閑之輩沒有那個眼界,但在下相信張公一定能夠看出來,不然也不會被小霸王臨終托孤了。” 張昭干咳了兩聲,拿起面前的茶杯喝了口茶,又說道:“雖然如此,老夫想問,先生既然自比管仲、樂毅,那管仲助齊恒公稱霸諸侯,樂毅更是扶持微弱之燕,連下齊七十余城,此二人都是驚世之才。 至于先生......久居草廬之中,既然跟了那劉豫州,理應(yīng)學(xué)習(xí)管仲、樂毅,為其主滅亂賊,興利害,助其蒸蒸日上才對,可事實卻正好相反,劉豫州在未得先生輔佐之前尚且能夠割據(jù)城池,為一方豪強(qiáng),可得先生后,既沒有復(fù)興漢室,也沒有拯救萬民,曹操大軍一到就被打的丟盔棄甲,先棄新野,后走樊城敗于當(dāng)陽,最終流落夏口,幾無容身之地。 真不知道當(dāng)時劉豫州請得先生出山是好還是壞?老夫如見劉豫州,真想問問他是否后悔請先生輔佐,當(dāng)然,老夫說話向來直接,對事不對人,臥龍先生勿怪,勿怪啊。” 張昭這老頭當(dāng)真壞的很,雖然最后看似是在向趙義道歉,實則言語刻薄,咄咄逼人,甚至都有點人身攻擊的意思。 只不過趙義臉上卻沒有一點別樣的情緒,仍然風(fēng)輕云淡,讓人摸不清虛實。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