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張寶的沖殺沒有給漢軍帶來任何的威脅,廝殺之后很快就化為了一具具的尸體。 地公將軍張寶被亂兵砍成一灘肉泥,黃巾力士沒有一個選擇投降,不管投降能不能活命,他們都不會投降。 至此,黃巾軍的主力徹底覆滅... 中平元年十月底,皇甫嵩破開了下曲陽城門,攻入下曲陽,亂刃砍殺張寶,終結了黃巾之亂的最后一個標志。 與此同時,這一戰之后俘殺十余萬人。 皇甫嵩堅持將十萬人的尸骨筑成了“京觀”,就這么放在了下曲陽的城門之外,那巨大的京觀不單單震懾著那些黃巾余孽,便是普通百姓和朝廷的使者都為之心驚膽顫。 而此時,劉備幾人就在這京觀的面前,面色陰沉,相顧無言。 他們并不僅僅是覺得皇甫嵩殘忍好殺,劉備不認可皇甫嵩的行為,但是劉備卻并不會覺得皇甫嵩這么做是錯的。 有一句話劉備是認可的,只有用最快的速度平定了張角三兄弟,震懾住其他的余孽,這天下才能夠快速地恢復穩定。 事實證明皇甫嵩是對的,除了還在宛城和朱儁死扛的孫夏之外,現在所有打著黃巾旗號作亂的勢力全部都已經偃旗息鼓了。 各個黃巾余部全部就近逃到了大山深處,安心躲藏了起來,便是那宛城的孫夏,若非是沒有辦法了他也不會和朱儁在這里死扛。 這天下真的穩定了。 可是劉備還是不開心,因為他終于知道了皇甫嵩為何要堅持燒毀那些糧草了。 在大戰之后,皇甫嵩上了一道奏疏,同時也接到了朝廷的封賞。 作為這一場聲勢浩大的反叛和平叛的大戰之中,功勞明顯是最為卓越的人。 皇甫嵩當真是有理由也有本事一躍而起的。 當年的涼州三明之中,他叔父并不是那最為耀眼的存在。 但是這一次的平叛之戰,大漢的三名主將,皇甫嵩毫無疑問成為了大漢的第一功臣。 皇甫家從此在大漢絕對可以成為數得著的存在。 一門之中兩代名將,都是挽大廈之將傾,那絕對是堪稱傳奇~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