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不過每戶增加五畝的良田,東瀛那邊有這么多的良田能分配么?” 朱元璋又有些遲疑地問道。 “東瀛和朝鮮可不一樣!” “朝鮮人口本來就多,但基本上都是軟骨頭,最多也就是一兩代的時間,讓他們漢化過來十分的容易!” “但東瀛就不一樣了,這幫人狼子野心,如果不能一棍子把他們打殘,他們必定會想著復國,想著東山再起!” “而且東瀛文化一直都是崇尚武士道精神,只要開戰,必定會殊死反抗!” “到時候戰場上大部分男丁都會戰死,這空出來的田地,只多不少,根本就不用擔心不夠老百姓分的!” 朱櫟卻是不以為然地搖了搖頭。 他知道,朱匣烽去了東瀛之后,必定會把東瀛也變成一個少數民族省,幾十萬漢人遷徙過去,瓜分原本屬于幾百萬人的田地,那絕對是足夠了! “恩,你所說的也有道理!” 朱元璋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 他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對于東瀛人,他更不會存在什么心思手軟的。 非吾族類、其心必異啊! 曾經像是五胡亂華、五代十國時期,中原淪為兩腳羊的漢人百姓何止數百萬? 死的人都以百萬甚至上千萬來計算的! 東瀛既然狼子野心,還敢屢次襲擾大明,殺我大明百姓,那就應該做好為此付出代價的準備! 被滅國都怪不得誰,只能怪他們自己! “你以為,從哪里遷徙老百姓到東瀛比較合適?” 朱元璋這時話鋒一轉地詢問道。 “從河北、山東、浙閩等沿海地區遷徙老百姓去東瀛最合適。” “首先這些地區近海,容易適應東瀛的氣候環境和生活習慣,內陸的這些老百姓,一輩子甚至連大一點的江河都沒能見過,讓他們出海去東瀛,的確是為難他們了!” “其次沿海地區的老百姓,遷徙會方便很多!我們有那么多的蒸汽機戰船,運送幾十萬乃至上百萬的老百姓前往東瀛,那就是多跑幾趟的事情,時間上也更快!” 朱櫟就把自己的想法簡單地說了一下。 哪怕是一百萬人,平均分到沿海各省,那頂多也就一個省不到二十萬左右的人數,很容易就能能夠湊出來! “恩,沿海地區的老百姓,的確更容易適應東瀛的生活環境,遷徙這里的老百姓過去,的確是最合適的選擇!” 朱元璋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 真要換做內陸的老百姓,一輩子都沒見過臺風長什么樣,真要遇到那種天氣,估摸著連如何應對都不知道! 看來遷徙百姓,也不是那么隨便的事情,要考慮的事情也是方方面面! 不過對于朱元璋和朱櫟而言,這都不是什么問題! 初期遷徙百萬左右的漢人到東瀛,后期可以每隔十年或者二十年慢慢的增加。 反正想要把東瀛變成大明的少數民族省,至少也得保證漢人的比例在七八成左右! 當然,數百萬人口規模的遷徙,對于大明而言暫時是不可能的事情,一百萬已經是頂天了! 所以必須要分批次,慢慢的來! 而且只要有初期的這批漢人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真的在東瀛落地生根之后,其他的漢人也會知道遷徙到東瀛的好處,說不定還會出現一波跟風遷徙東瀛的熱潮呢! 當然,這也都是以后的事情了! …… 翌日。 夕陽映照在碧波蕩漾的海面之上,遠處已經隱約可見陸地的輪廓。 朱匣烽和藍玉等將領站在甲板上極目遠眺,眼中都是止不住的笑意! “不管怎么說,這蒸汽機船坐起來,可比坐原來的木船舒服多了!原本咱以前還有點暈船的老毛病,現在居然沒有了!” 一旁的馮勝還在無限感慨當中! 這蒸汽機船不光速度快,而且更重要的是平穩,不會出現時快時慢,或者被一個浪頭打過來就左搖右晃的情況! 畢竟增加了大量的鋼結構,整個船的噸位比較起木船而言也更大,自然也就更加穩定!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