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看到這些印刷書籍的人更少。 許昌一眼便能看出這些書籍所代表的意義,以及又會給文人圈帶來多么翻天覆地的改變,現在唯一的問題就是成本了,如果成本太過于高昂,比竹簡還要高的話,那么影響無疑會小上許多。 甚至于只在上層流通,意義不大。 “不算太便宜,但反正比竹簡要便宜很多,也比絲帛要便宜很多,如果不算前期投入,也不算雕版成本,只考慮印刷成本的話,十文錢就能印出一本。 把那些成本都算上,并且多印一些均攤下來,五十文大概也還算有的賺。 不過哀家并不打算售賣這些書,哀家準備在全國各地建設學堂,然后在學堂里面免費發放這些書籍,授課教學。 你們手里拿那些。 就是哀家準備好的全套教科書。 許昌,我想讓你做的事很簡單,就是專門負責此事,負責統籌兼顧全國范圍內教學任務,并在各地建設學堂。” 儒家跳的再厲害又如何,白圣準備直接來個釜底抽薪,將黃老學說在底層徹底鋪開,跳過學閥世家階段,開始教育普及,雖然以現在的條件來講,很難做到徹底掃盲和義務教育,但是大量增加知識分子以及可用人才還是沒啥問題的,當這些從小受黃老學說熏陶的人進入社會,自然能給黃老學說帶來活力。 同時也是抗衡儒學的有生力量。 任何學說都需要傳播才能夠獲得傳承者,以及擴大自身的影響力,相比較于如今多只在私學內部流傳,基本并不公開授課的黃老學說,儒學在這方面確實更具開放性,或者說世人更容易接觸到儒家的學說,學的人多了,才能夠彼此發生思想碰撞,并不斷的更新迭代。 從而更具活力,沖勁以及影響力。 這一點就連白圣也不得不承認,黃老學說確實存在一定滯后性,同時也相對保守,多年來就沒什么變化,而儒學卻在被打壓的情況下不斷迸發新思潮。 所以為了完成原身遺愿,也就是打壓儒生,保障黃老學說的地位不動搖。 白圣必須給黃老學說注入新活力。 不然即便有她支持,等她一死,黃老學說依舊會逐漸衰敗,甚至于從一個學術派系,轉變成為類似于宗教信仰一般的存在,完全喪失了其治國的特性。 這時候,許昌內心無疑是欣喜不已的,都不用過多深思,他就相當清楚這件事要是能做成,會給他帶來多么大的聲望,妥妥的名留青史,甚至于未來成為黃老學說的半圣,都有極大的希望。 畢竟一個將黃老學說徹底推向頂峰的人,死后得個半圣榮譽,絕不過分。 在將自己內心的欣喜之情勉強壓抑下來之后,許昌便迫不及待的翻看起白圣剛剛所說的那一套教科書,沒有看的太仔細,只是粗略翻看一下大概有哪些內容,涉及到哪些先賢的著作和注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