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緊接著,建元帝便與白圣又商量了一些細節,最終順利達成默契,定好了詳細的稅法改革方案,準備優先從商稅開始變革,畢竟商人最好欺負,如今官商勾結也不是很嚴重,再加上白圣這個太皇太后都愿意守規矩繳納高額商稅。 建元帝的少府回頭也會跟上。 就更沒人有資格提反對意見了。 至于攤丁入畝,他們不用想也知道必然有大量列侯官員反對,雖然依仗三軍和建元帝自建的羽林軍等軍隊,應該足以強行推行下去,但要是因此掀起戰亂,回頭受傷的還是百姓和無辜士兵。 所以白圣與建元帝商定的結果是暫時不著急,明年再派衛青等人去打一次匈奴,最好能來一場大勝,然后裹挾大勝的軍威,強行攤丁入畝。到時候即便依舊有列侯官員不滿,他們大多數應該不敢起什么幺蛾子,畢竟原先的大乾一直被匈奴吊打,如今建元帝手握能夠吊打匈奴的軍隊,還能鎮壓不了他們嗎? 相比較于自尋死路,攤丁入畝的那點損失,想來大多數人還是能接受的。 稅法改革的方案,以及先改商稅的計劃雖然定了下來,但一些更為詳細的內容,比如說,月收入低于多少可以不用交稅,月收入高于多少開始收稅,收百分之幾,階梯怎么劃分,以及具體該怎么收稅,這些都需要繼續深入探討。 白圣眼睛看不見,雖然也能參與討論,但無疑要比別人耗費更多的精力。 所以她最終只是給出了些指導。 確保他們不走偏。 其他的細則標準之類,還是建元帝跟專門收稅的官員,包括丞相等重臣一起協商了一個多月,才最終確定下來。 而緊接著當然就是正式推出。 以及白圣專門派人十分配合的,在朝會上表演了一場太皇太后交商稅記。 直接按頂額繳納純利潤的四成。 整整六十七萬萬錢,納入國庫。 與此同時,少府經過一個多月的準備,也總算把賬本清了出來,同樣將經商收入的四成,十萬萬錢,納入國庫。 大乾收入是有明確區分的,比如說田租收入和算賦全部收歸國庫,一般來講帝王也沒有資格隨意使用,但口賦以及一些山川河流的使用費,則是歸少府所有,而少府其實就相當于皇帝的私人管家,他們的收入,便是皇帝內帑了。 兩者互不干預,必要的時候,皇帝甚至可能需要動用少府的錢支援國庫。 現在這么多錢直接進國庫。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