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三蒸九扣-《1980巴山獵耕記》
第(2/3)頁
山里的酒席,自然是最具巴蜀鄉(xiāng)土氣息的農(nóng)家筵席,大都是就地取材,講究就是一個實惠——三蒸九扣八大碗。
八大碗是民間傳統(tǒng)菜品,說是八大碗,其實上的是九碗,也叫九大碗,主要出現(xiàn)在紅白喜事宴上,烹飪方法以蒸扣為主。
大碗,更準(zhǔn)確的名字是“斗碗”,容量很大的碗。
固定的每桌八個人,九碗菜。
九大碗的第一碗,特別稱為“頭菜”,一定是蒸肉丸。蜀地的人把肉丸叫做“圓子”,頭菜中的肉丸不是球形,而是橢球形。
一碗里面有8個,正好每人一個——如果主人家不差錢,就放16個,稱為“雙圓子”,這筵席也就會被當(dāng)作“高端大氣上檔次”了。
陳安家準(zhǔn)備的就是雙圓子。
九大碗中的其他菜,常規(guī)的還有腌菜扣肉、粉蒸肉、燉肉塊、酥肉等等。
腌菜是山里人自家腌制曬干的青菜,復(fù)水之后用于扣肉,稱為“燒白”。
不過這個名字對于修房建屋來說顯然不吉利,所以在“立房子酒”中是萬萬不能用的。
陳安這是搬家酒和結(jié)婚一起辦,這道菜自然也就被去除了。
83中文網(wǎng)最新地址
而粉蒸肉,也因為其俗稱需要避諱而不能在喪事中出現(xiàn),但這是喜事,使用無礙。
而這兩碗,在酒席中,都跟“圓子”一樣是定量的,每人一片。
而燉肉塊叫做“墩子”,基本上是完全的肥肉塊,而酥肉外面裹了雞蛋淀粉,看不清里面是肥是瘦,就只能通過筷子夾時的軟硬去猜測。
有的時候,甚至直接上兩碗“墩子”和酥肉。因為墩子和酥肉往往比較肥,剩得比較多,可以重復(fù)使用,也就能為主人家節(jié)省一些食材。
有了這幾樣,再加上幾樣別的菜,湊夠九碗就可以了。
而陳安這里,準(zhǔn)備的便是雞鴨魚之類的東西,還有弄到的麂肉,也算是豪奢了。
幾乎碗碗是肉,這要是在后世,絕對會覺得很油膩。
但現(xiàn)在不一樣。
別說山里人,就即使是城里人,一個月也吃不上幾次肉。
偶爾吃上一次,都要被稱為打牙祭。
這樣全葷的筵席,反倒更有吸引力,只因為吃肉的機(jī)會太少。
因為少,很多大人還會把圓子帶回家,給家里的小孩子吃。這也讓孩子們在去吃這九大碗的時候,多了一分期盼。
進(jìn)入農(nóng)閑,不少人過來幫忙的時候,也就把自家的孩子帶了過來,整個盤龍灣,熱鬧得不得了,跑去水塘邊撈魚的,跑到山洞口去看寒號鳥的,到圈邊看豬,到菜地里看菜。
那棵奇特的松柏,也成了不少人品頭論足的目標(biāo)。
再有就是陳安家的大房子。
仿佛這里的一切,對他們來說都是新奇。
他們也都沒想到,本是山石嶙峋的一個地方,能打理得那么安逸。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平县|
蓬溪县|
高唐县|
洛川县|
凌源市|
南乐县|
治多县|
综艺|
青岛市|
堆龙德庆县|
璧山县|
哈巴河县|
武冈市|
岳阳市|
敦化市|
新沂市|
鄱阳县|
武隆县|
万载县|
新邵县|
仙桃市|
遂昌县|
句容市|
巴林右旗|
山阴县|
华安县|
吉林省|
城市|
尼玛县|
商丘市|
南部县|
许昌市|
大安市|
白河县|
淮安市|
冀州市|
宜良县|
郓城县|
井陉县|
灌阳县|
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