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登聞鼓制度,古已有之。 最開始設立的目的,是為了民意能夠上達天聽。民眾無論是向朝廷提建議,或是對政策有異議,亦或是單純的申訴冤情,都可以鳴曲擊鼓。而一旦登聞鼓響,無論皇帝在干什么,都必須上朝議事。1 然從前朝開始,苛政□□盛行,為了平息民怒民怨,前朝沒想著施行仁政,反倒是提高了登聞鼓的門檻,凡敲響登聞鼓者,必須先扛過五十廷仗,再說其他。 五十廷仗的威力不可小覷。 若是身子單薄點的,都未必能抗的過去,更別說再去訴什么冤屈了。 也因此,這登聞鼓自前朝開始,基本就形同虛設了。本朝雖廢黜了五十廷仗的規定,沿襲了之前的制度,可百姓對登聞鼓的恐懼已經形成。 故而,這登聞鼓雖設立了許久,卻是久未有人敲了。 依稀記得上次鼓響,還是皇帝剛登基的時候—— 一家惡霸仗著女兒是晉王的侍妾,在本地作威作福,強買強賣田地不說,還逼死了一戶農戶的父母,霸占了他的妻女。這農戶原是卸甲的老兵,好不容易一家團圓,竟落得家破人亡的下場,他實在是咽不下這口氣,又遭人提點,便一路乞討到了京城,直接敲響了登聞鼓。 彼時,晉王在朝中勢大,皇帝正愁揪不到他的錯處,這事倒是恰逢其時,干脆借力打力,讓晉王吃了個大虧,也還了那農戶公道。 “怪了,這都多少年了,登聞鼓竟又被人敲響了?!? 奏報送來的時候,皇帝正由宸貴妃陪著在御花園里賞菊。 聽著宮外隱隱傳來的鼓響,他腳步一頓,忙喚太監抬了轎攆過來。 眼看著他要走,宸貴妃可不愿意了。 她拉住皇帝的袖子,撒嬌道:“說好了要陪臣妾一整天的,這才一個時辰不到,圣上就要走,臣妾可不依了?!? 她雖已誕育一兒一女,大皇子都開蒙讀書了,人卻依舊嬌氣,常常作小女兒姿態,偏偏皇帝就吃這一套。 “不是朕不陪你,而是這登聞鼓好不容易有人敲響,朕可不能打擊了百姓的信心?!? 他輕聲笑了笑,思慮一瞬,妥協道: “罷了,左右不涉及朝政,愛妃不妨同朕前去,也好看看這擊鼓人有什么冤屈。愛妃不是一向玲瓏心腸嗎?這次就幫朕斷斷案子,看看如何讓這擊鼓人心服口服?!? 聞言,宸貴妃嬌哼道:“皇上慣會打趣人。” 卻也沒有反駁,牽著皇帝的手,一同上了御攆。 在帝妃二人往前庭趕去的時候。 另一邊。 皇城最南端的宮門處,有一片十分開闊的廣場,此時隨著登聞鼓響,原先空蕩蕩的廣場卻漸漸聚滿了民眾,對著登聞鼓指指點點。 而在人群的最前頭,還站著二十來個年齡、個頭不一的百姓。 最年長的已是耳順之年,頭發花白,牙齒稀疏,走起路來一步三顫,目光卻十分堅定。親眼看著孫子敲完登聞鼓,他才顫巍巍上前,對立在一旁的右監門衛道: “聽說這鼓一旦敲了,要先經過五十廷仗,老朽活了這么大年紀,已是活夠了,便從我開始吧。” 他這話音剛落,不等右監門衛開口,后頭的小伙子們便爭搶著道: “里正,怎用得著勞煩你,我年輕力壯,讓我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