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兩軍陣前,眾目睽睽之下,尉遲恭知道自己只要說出不入宮的話語,頃刻間便會名譽掃地,淪為不忠不義、試圖謀逆的奸賊,無論此后晉王能否爭儲成功,自己都將被史官刻入青史之上,遺臭萬年…… 一念及此,退無可退,任是皇宮之內龍潭虎穴也得走上一遭,心里反而忽然輕松下來。 他非是忘恩負義、不忠不仁之輩,雖然曾是降將,但這么多年追隨李二陛下建功立業、封妻蔭子,成就一世功績,李二陛下對待他更是寵信器重無以復加。如今李二陛下駕崩,他心中豈無悲怮之情? 盡管當年曾因李二陛下厚待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而有所不滿,甚至被貶斥出京…… 但無論怎樣,入宮哭靈,于陛下靈柩之前再護送最后一程實在合情合理。 之前為了配合晉王行事對于此刻入宮自然心有抵觸,唯恐進了皇宮便有刀斧手自兩側沖出將他斬成肉泥,現在不入宮不行,反倒有些得償所愿的暢快…… 尉遲恭回頭對身邊副將道:“傳令下去,軍隊后撤十里就地扎營,吾本帥之軍令,任何人不得擅動,違令者斬!” “諾!” 他的副將右侯衛將軍蘇加乃是妻子的族人,鮮卑人,聞言趕緊領命:“末將遵命!” 然后指揮軍隊徐徐向后撤退。 尉遲恭這才上馬,在親兵簇擁之下,與牛進達一道駛入春明門,奔赴太極宮。 城外,蘇加后退途中叫來心腹親兵:“即刻前去向郢國公告知,就說大帥已經被迫入宮,請郢國公定奪。” “喏。” 親兵策騎沖入漫天風雨之中。 …… 由武德殿出來,自武德門向南直行穿過一片竹林花園則是昭德殿,籌辦國喪的衙門臨時設置于此,再向南則是弘文館、翰林院,距離東宮一墻之隔。 尉遲恭入宮抵達此處,便見到無數文官小吏、內侍禁衛進進出出,忙碌一片,不遠處武德殿方向傳來悠揚哀傷的鼓樂之聲,是和尚道士們正在打醮、祈福。進了昭德殿,被請入一側的偏殿,見到李孝恭、李勣、房俊、蕭瑀等人盡皆在座,正商議著國喪的各個流程。 李勣起身請尉遲恭入座,沉聲道:“敬德乃陛下肱骨腹心,素來與陛下親厚,故而太子鈞令敬德入宮送陛下最后一程。” 尉遲恭左右觀望一下,眨眨眼,問道:“多謝太子殿下……可十六衛大將軍,唯有吾有此殊遇么?” 按理,身為統兵大將值此關鍵時刻自當坐鎮軍中維系局勢穩定,就算因為感念陛下恩德而哭瞎了眼,也不可能得到入宮哭靈的待遇,畢竟國事大于私事,一切應以國事為重。 可入宮以來其余十六衛大將軍一個不見,唯獨自己被召入宮中,這明顯是被針對了…… 李勣面色澹然,對此避而不談:“此事無需敬德操心,且去武德殿吧,軍中事務,不必擔憂。” “喏。”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