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當時天下都說李建成咄咄逼人、欺人太甚,先帝退避三舍、有仁有義,直至忍無可忍方才奮起反擊……但是這其中有多少是先帝故意為之,甚至主動挑撥使得李建成深陷危機感而不能自拔,被先帝牽著鼻子走? 如此說來,誰對?誰錯?誰是正義的一方? 唯有勝者才是對的,且永遠正義,失敗者已經與草木同朽融入塵土,沒資格說話…… 程咬金最后下定結論:“波詭云翳的政治場上,連是非對錯都分不清,你又能同情誰?所以收起你那些正邪對錯之心,任何時候都要從自身之利益出發,維系自身地位、壯大自身利益,這才永不犯錯。” 他為何開放長安門禁龜縮一處對奪嫡之戰袖手旁觀? 封建天下的確有著很大的誘惑,但還不足以讓他賭上家族前程個人榮辱甘冒奇險去為了晉王去打生打死,他要的不是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如此才能確保最小的損失、最小的風險去博取最大的利益。 這一直是他的立身處世之道。 年輕之時正逢亂世,不甘平庸的他破家舍業拉起一支隊伍在各路豪雄之間不落下風,威風凜凜之時又依附于李二陛下 二陛下麾下,最終一刀一槍一身創傷搏下如此家業,何須再去甘冒奇險? 利益再是誘人,也需風險等同才行。 程處默撓撓頭,一雙眼睛看著自己父親難免有些鄙夷,對于他們這些勛貴二代來說,吃喝玩樂熬鷹斗狗都無妨,但從小生活在父輩們英勇光輝的傳說之下,哪一個不是趾高氣昂自認霸王一般的人物? 如今驟然發現那個英雄偉岸的父親居然也如同那些平素瞧不起的“官蠹”一般蠅營狗茍、錙銖必較,甚至心思、手段實在低劣,難免有一種信仰崩塌的扼腕與茫然…… 而程咬金似乎也被自家兒子那鄙夷的眼神給刺激了,惱羞成怒喝斥道:“你那是什么眼神?娘咧,老子要好生教訓你一番,讓你知道馬王爺三只眼……” 嚇得程處默瑟瑟發抖之際,牛進達大步而入,一身甲胃鏗鏘帶著一蓬風雨,面色有些焦急,大聲道:“大帥,眼下如何是好?” 他是退回到西市附近之后才知道右侯衛已經自春明門入城,正與東宮六率在宮城之外激戰,局勢驟然惡化使得他心憂如焚。 這可是叛亂啊! 先帝尸骨未寒,遺體尚停靈于太極宮內,兒子們便為了爭奪皇位大打出手,甚至將整個長安城置于戰火之下,這如何了得? 程咬金放過自家兒子,對牛進達擺擺手,隨意道:“稍安勿躁,不過是先帝的兒子們爭奪家產而已,吾等為人臣者不好插手,且按兵不動,觀看形勢變化再做計較。” 牛進達愕然,不過他對程咬金素來言聽計從,雖然氣呼呼的坐下心中頗不認同,卻也沒有多說什么。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