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周而復始,囊括宇宙萬物……自古以來,人們便知曉宇宙萬物之所以存在的原理便在于平衡,陰陽互補,五行生克,平衡無處不在。 一旦平衡喪失,則宇宙坍塌。 父皇為何對輔左他逆取皇位的關隴門閥深有不滿、定策削弱打壓?就在于關隴門閥幾乎壟斷中樞權力,里里外外把持朝政、上下一體,使得皇權不及關中、國策難行天下,甚至就連官員獎懲任免都要受到關隴門閥之影響。 父皇自詡一代雄主、英明神武,連他尚且如此,后繼之君如何與關隴門閥抗衡? 所以父皇延續前隋創立之科舉考試,加以改進,頒行天下,試圖以科舉取士,廣納寒門子弟,與關隴門閥為代表的門閥勢力相互制約,希望最終達成平衡朝局之目的。 只可惜是不予人,父皇未能見到科舉考試大行其道的那一天…… 李治并不否定父皇制定的“扶持寒門,削弱門閥”之國策,但他眼下需要依靠門閥力量來達成奪嫡之目標,與門閥虛與委蛇并無不妥,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這是成功的基礎。 當然,他也絕不會任由哪一家門閥獨大,將他徹底架空成為傀儡。 山東、江南兩地門閥底蘊深厚、實力強橫,關隴絕非對手。但關隴剛剛遭逢起事失敗,損失慘重、一蹶不振,自己這個時候予以充分信任加以扶持,必然使其感恩戴德,愿意拼盡全力制衡山東、江南門閥。 兩條腿走路,才能越走越穩。 似太子那般只知道一味遵循父皇制定之國策剪除門閥、扶持寒門,最終的結果只能是門閥消退、但寒門崛起。 一旦寒門崛起,其本質與門閥又有什么不同呢? 幾十年后,今日之寒門會因為族中一代一代涌現出讀書人登上高位,而逐漸進化成為另外一個門閥。 只要權力架構存在一日,只要階級存在一日,門閥便無休無盡,永不可能被銷毀。 古往今來所謂的改朝換代、為民請命,究其根本,也不過是一次又一次權力構架的重塑而已。 一批門閥被打倒,自然就會有另外一批門閥在他們的尸骨血肉上拔地而起,這個過程不需太長時間,一百年足矣。 所以歷朝歷代,除去開國之時生產資源經由重新分配會出現短時間的盛世之外,過了百年,階級固化,底層上升的通道被徹底堵死,權力世代相傳、門閥生生不息,社會矛盾將會再一次加劇,重蹈覆轍。 但太子那個蠢貨顯然不明白這樣的道理。 論及政治天賦,太子與他相差不是一點半點,所以父皇才會執意廢黜太子將儲位交給他這個最小的嫡子。 父皇明察秋毫、真知灼見吶……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