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陳喬山對證券投資學很感興趣,這正是他目前最需要學習的知識。 這是一門跟金融衍生工具搭配的課程,主要講授金融衍生的實際應用,說白了是教你怎么投資理財,涵蓋的內容包括股票、期貨、期權、基金、權證、可轉換債券等等。 當然,這么說也不盡然,證券投資學還包含財務報表分析、資產組合以及市場理論,這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金融學課程,知識面很寬泛。 一個美食家未必是一個好廚子,反之亦然,陳喬山之前來聽過一次,感覺這門課嚴教授來講未必合適。 嚴教授是著名的經濟學家,這是確鑿無疑的,但他并不一定精通投資學,這好一個成功的建筑設計師未必會砌墻一樣,同樣的道理,一個經濟學家未必會炒股。 陳喬山曾了解過,嚴教授研究的是古典經濟學和邊際主義,在專業領域他絕對是大拿,不過這些知識都太高深,對于本科生而言還太遙遠。 當然,嚴教授也不能算誤人子弟,起碼的知識點他還是能講清楚的,自從卸任經濟學院院長一職,他其實已經算是退休了,出來教或許是個習慣。 這樣的老教授其實有很多,其的典范當屬陳岱孫先生,八十多了還站在講臺,老先生曾自我評價:我這輩子只做了一件事,教。 陳先生是位學貫西的經濟學家,解放前曾任清華經濟系主任二十多年,后又轉任北大經濟系主任三十載,他終生未娶、獨善其身,是一位純粹的學者。 隨著時代的更迭,這樣的學者會日漸稀少。 搞經濟研究的,需要有獨立精神,可隨著社會的日漸浮躁,更多的專家教授站講臺的時間少了,替利益集團站臺的時間多了。 陳喬山知道,他無法改變什么,不過目前的情勢來看,將來懟幾個不務正業的專家教授是難免的了。 …… 嚴教授主講的證券投資學,更多的是介紹經濟學理論,實用投資技巧涉及的不多,不過陳喬山還是聽了進去。 今天課講的是有效市場假說,這是當前研究金融資產定價和股票市場波動的代表性理論。 “所謂有效市場假說,是指信息不受扭曲且在證券價格得到充分反映,市場是有效的,……” 第(1/3)頁